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四章 秋猎铜鞮(1/2)
一转眼,李隆基来到潞州已经有两个月了,眼瞅着就是金风玉露、秋意阑珊了。他在长安时,每到这个季节,时常会到终南山围猎玩耍。兹是便又起了这个念头。
他打听的潞州城南有一铜鞮山,是个围猎的好去处,不但林密草长,而且什么獐子、鹿、野兔野鸡漫山遍野都是。于是就捡了个天晴气爽的晴好日子,带了王毛仲、李宜德和二三十个护卫,挟了弓矢前往铜鞮山而来。
四十里路程,骑马用不了一个时辰就到了。李隆基看那铜鞮山果是个行猎的好去处。只见一带山坡绵延平缓,都被长草覆盖,间或有一片片的松树林子。再加之阵阵的凉风裹挟着野花香气扑入鼻孔,顿觉神清气爽,心神为之一振。
他这一伙人到来自然动静不小,打破了山野原本的寂静。恰在此时,数十步之外的草中便惊起了一只野鸡,翎羽火红煞是好看。众人同时惊呼了一声,就又同时禁了声。
此时李隆基已经挽弓在手,搭上一支羽箭,将弓弦拽得满满的,对着那只野鸡就是一箭。羽箭尖啸而去,正好命中那只野鸡的屁股,扑喇喇的跌落了下去。众人又是一片惊呼,只顾着在他身后喝彩。
只有不惯骑马,一路步行的李宜德一纵身抢了出去,在草里几个纵跃到了猎物跟前,抓起野鸡兴高采烈的喊道:“王爷端的好箭法!”然后提着跑回来扔在地下。
李隆基当然得意,叫后面护卫过来栓在马上带着,便又领着众人往别处去寻猎物。一路走去,野鸡野兔到打了不少,只是未见一只鹿。
那李宜德本是猎户出身,自幼便跟父亲练就了一双好眼力。若论射术之精湛,更是远在李隆基之上。只是主子正然春风得意,也未敢轻易卖弄。众人转过一个山坳,眼前又豁然是一片平野,草有半人来高。包括李隆基、王毛仲在内的一干人虽都骑着马,却未看见百十来步外有一头梅花鹿时隐时没。
偏偏李宜德却瞧得真切,他指着前面轻声对李隆基说道:“王爷暂且请止步,那前面百十步开外有一头带角的梅花鹿。”
李隆基听他这样说,便抬一抬马鞭,示意众人停下。时至上午未时刚过一点,正与太阳碰个头,纵目远眺时有些晃眼。李隆基便用手搭了凉棚向李宜德所指之处望去。有顷,他皱皱眉道:“老李,你看的没错吗?怎么本王却瞧不见呢?”
李宜德道:“王爷,我从四岁时便跟着父亲进山打猎,寻常百十步外的猎物藏得再好,也逃不过我的这双眼睛。就在那边,我绝没瞧错。”说着他又伸手指着方才的方向。
原来,秋天草色已是黄绿相杂,再加上草又长得高,那头鹿身子全隐没在了草里,只有鹿角在草梢之上时隐时没。是以李隆基一时辨认不清。不但是他,王毛仲等一干侍卫使劲瞅了半天,都没瞧见。
正在这时,有个护卫的坐骑不知怎的猛然嘶鸣起来,惊到了那头鹿。只见那鹿后腿一蹬便从草里蹦了出来,忽左忽右跑了起来。
此时众人方才看见,不由都惊呼起来。李隆基一想也是优游惯了,虽说喜欢骑射,终究与这方面没下过什么苦功。娴熟还说得过去,自然称不上是一等高手。平时打个野鸡野兔到还马马虎虎,就是没打过这梅花鹿。尤其是成年梅花鹿,不但行动异常敏捷,且跑起来连窜带跳忽左忽右尤其难射。身手老辣的猎户尚没有十足把握,何况他呢?
当下他手里挽着弓,手摸着箭壶里的箭一直没有抽出来。因为他心中也觉得有些发虚,便对李宜德说道:“老李,你总说你是猎户出身,本王现在就想见识见识你的箭法,你能射中那头鹿吗?”
李宜德见主子发了话,自然这一口气便提了起来,打定主意要卖弄一番。他道:“王爷,我不但能射中那头鹿,还要射中他的左边前腿。”说毕人已经窜进了草里,向那头鹿追去。
李隆基对李宜德这种率直脾气倒也十分待见,见他冲出去,心中高兴,挥手叫众人跟了,自己一马当先,打定主意要瞧瞧李宜德如何兑现狂言。
李宜德并不是从那头梅花鹿的屁股后面去撵它,而是从左侧迂回去截那头鹿。说来也怪,那头鹿似乎赶着与李宜德会和似的,一个劲儿的向左拐。而李宜德到了距离那头鹿五十来步远时,便停了下来。张弓搭箭等在那儿了。那头鹿哪里知道埋伏早已设好,又听得马蹄乱响,扔一个劲儿的狂奔。就在它从李宜德正前面跑过时,李宜德的箭早已射了出去。一声尖啸正中那头鹿的左前腿,只见它跃起的身形忽然就四蹄朝天的栽进了草里。
李宜德跑到鹿跟前时,见那头鹿虽还未死,但那一箭已然洞穿左前腿,不能再跑了。
方才这一幕,李隆基在马上看得清楚,心中称奇之余不禁也十分诧异。他与众人赶到后,先是对李宜德赞赏一番,然后便问了起来:“老李啊,本王心中尚有疑窦不解。我见你刚才向左跑去,还道你抄了远路。谁知那头鹿也偏偏向左拐去。结果你却是抄了近路。但不知这是什么道理,可否说来听听?”
李宜德听罢一笑,道:“原来王爷是问这个。这个中缘由其实也简单不过。王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烟云盛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