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六章 借刀杀人(1/2)
沿着绿荫匝地的山间小径,只有七岁的孙佺和自己的四个哥哥,跟在苍老的父亲身后,来到了齐云观山门外面。这是位于终南山里的一座道观。孙佺的父亲叫做孙处约,在朝为官,拣了一个晴好的天气,带着五个儿子到终南山游玩,猛然想起这里隐居者一位仙人,于是慕名前来拜谒。
开门的青衣小道童粉扑扑、光溜溜像个瓷娃娃。他讶异地看着叩门的这六个人。孙处约赶忙报上了自己的名号,以及在朝中所任的官职,并说自己是诚心想来拜见孙真人的。
青衣小童见这伙人穿的不一般,就去里面禀报去了。片刻之后,跑出来请他们进去,并说祖师在里面迎候呢。
孙处约要见的孙真人和童儿口里的祖师就是药王孙思邈。这个时候,是高宗年间,据说孙思邈已是一百余岁的人了。
净室里,触鼻是一股子浓郁的药香。孙思邈笑呵呵的把孙处约让进里面落座,并吩咐童儿献茶。完全无法想象孙思邈是个超过一百岁的老人,从他的发肤气色来看,最多就是五十多岁的样子。而刚过五十的孙处约却让人感觉足有六七十的样子。
孙思邈在当时,可不仅仅是个药王那么简单,在长安城,他是家喻户晓的仙人,是个能知古今,测未来的了不得的人物。
孙处约之所以突然萌发了拜见孙思邈的念头,是想趁着这个机会,让这位仙师看一下他的五个儿子,将来的命运如何,是否能够出人头地,甚至封侯拜相。为人父者,有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思,乃是在正常不过了。
文士出身,又在朝身居要职的孙处约自然懂得如何极有分寸的赞美别人。在把老神仙好一通吹捧之后,终于扯入了正题,请孙真人看看他的五个儿子,预卜一下他们的未来。
孙思邈亦不推辞,从小到大逐一看过,并说了一番卜辞之后,最后终于轮到了孙佺。孙思邈对孙处约说了八个字:佺最名重,祸在掌兵。
当时的孙佺尚在年幼,对这八个字自然是懵懵懂懂不明白了。不过老父亲孙处约是记在了心里。后来,在他临终前,特意在病榻上把这八个字郑重其事的跟孙佺说了一遍,并要求他努力读书,走文士之路。
孙权答应了,但他却不是那样做的。他喜欢舞刀弄枪到了痴迷的地步。父亲死后不久,他就很容易的进入了禁军,并成为了千牛卫,彻底算是投笔从戎了。之后,他的升迁之路也是非常平坦,直到?
反绑着双臂骑在马上的孙佺,耷拉着个脑袋,绝望过后的麻木感,却反而让他胡思乱想了起来。沉积心底的往事不知不觉就翻腾了起来。他也品不出那究竟是苦涩还是悲凉。
坐骑忽然停了下来,因为牵着他的马的奚人勒马停了下来。骤然消失的飞驰感,把他的思绪又暮然拉了回来。他缓缓抬起头,视线里竟然是周以悌的大营,营门的中军帅旗正扑喇喇的随风飘摆。
当一个骑着黑马的人挥了挥手中的斧子之后,有两骑缓缓地出了阵,向周以悌的大营而来。周以悌立即命令弓箭手做好准备。眼看着这两骑离着大营越来越近了,周以悌却始终没有发出放箭的命令。
此情此景,让周以悌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忽然间就完全消散了。两个骑在马上的人一前一后。前面一个不论怎么看都毫无疑问是个奚人,连刀都没有从鞘中抽出,他的左手拉着自己的马缰,而右手则拉着后面一匹马的马缰。
后面那匹马上的人不是奚人。周以悌一眼就看出来了。那个人像一只粽子似的倒剪双臂用绳子捆着。虽然他头垂的很低,且没有戴头盔,周以悌还是认出了他。那身金灿灿的熟铜锁子甲,除了孙佺之外,在没有别人穿了。
前面的奚将放声道:“唐军听着,你们的元帅孙佺已经向我们投降了,你们的军队也已经完蛋了,如果你们投降的话,我们汗王定会放你们一条生路。”
要想活命就是如此简单,也是如此的屈辱,向敌人投降!周以悌失声叫道:“大帅——”
孙佺慢悠悠抬起头,目光呆滞而空洞。周以悌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昨日还谈笑风生,一派儒将气质的孙元帅。虽然他还活动自如,但内心早已爬满了绝望和不安。此刻,他竟然还要向孙佺求证。他问道:“大帅,这是怎么回事?”
孙佺根本就连张嘴的意思都没有,反而又垂下了头。很显然,周以悌已经不再是对着一个活人讲话了。丧师辱国再加上为了苟活而乞降,孙佺即使不死,他这一辈子也已经完了。
奚将又开口了,道:“可汗大王的话你们要仔细考虑,汗王不会一直等下去的,若想活命你们最好快点,否则,会把你们统统碾碎。”说罢,牵着孙佺的马双双小跑着回去了。
统帅已经打算放弃,很难想象手下的将士还会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行军大元帅孙佺已被敌人俘虏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营寨内的每一个角落。所有人,从将校到士卒都在注视着周以悌,等着他做出最后的决定:战还是降。
统治者们站在巩固自己权利的角度上,鼓励边关的将士们誓死守土,对为国捐躯者给予高度的赞扬。然而,当真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烟云盛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