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烟云盛唐 > 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2/2)

目录
好书推荐:

才发兵,确属故意逗留不前,亦是罪责难逃。”

姚崇到这时侯才把杜宾客呈送给兵部关于战前军事部署的信件拿了出来,双手捧着道:“陛下请看,这是杜宾客战前送来的密报。他曾经力阻薛讷兵出卢龙塞谷口,可是薛讷却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高力士接过信来恭恭敬敬呈给了李隆基,李隆基展开一看,确如姚崇所言,心知此次战败薛讷与薛讷指挥不当有直接关系,但一时半会儿又不能说服自己,叫自己心甘情愿的口头承认,因为那意味着作为最高决策者的他也难辞其咎。作为一国之君总得为自己找个台阶下吧。

李隆基道:朕看薛讷虽有责任,但其他诸将难辞其咎。力士,立即传旨将薛讷以及崔宣道、杜宾客等十人缉来京师,朕要亲自堪问此次战败的前因后果。

为顾及李隆基的面子,姚崇也不便在继续据理力争了。之后,中使挟旨奔赴幽州,将薛讷、崔宣道、杜宾客等十名将帅锁了囚车拿回京城,而最终的结果,因为薛讷和杜宾客两人有李隆基和杜宾客力保,而免于死罪,分别削夺官爵,降为庶民,崔宣道等八名将佐则充当了替罪羊的角色,为此次战败承担了主要罪责,尽被枭首。

姚崇竟然病倒了。日间暑热,难消永昼,夜晚又多贪了些凉。毕竟年岁不饶人,再加上脾胃失调,于是就病倒了。还好,只是偶感风寒。

首相有病,副首相自然就得挺身而出,为国家政务多操点儿心才是了。位列宰相的黄门监卢怀慎是因为姚崇的推荐,才被启用的。此人处世奉行中庸之道,凡事都是向姚崇看齐,随声附和,从不辩驳,人称伴食宰相。独挑大梁之时,许多事务不敢随便自作主张,便时不常的入宫去请示李隆基。

自己力挺的大将军薛讷兵败之后,李隆基好一阵子都不太振作。见卢怀慎事无巨细常来请示,心生不乐。不过,在他注意到卢怀慎官袍下的裤子之后,却立马就没了火气。因为,卢怀慎撩起袍服下拜时,露出了满是补丁的裤子。这一点,李隆基还是头一次注意到。

卢怀慎向有清俭之名,这时众人皆知的。李隆基也听说过。但这个细节他还是头一次注意到。也许是因为期望值很高的事情落空之后,有些渐生骄馁的心反而冷却了下来,看到了平日根本无暇注意的细节吧。此老满是补丁的裤子对他的触动和大。

他没有责备卢怀慎,而是告诉他不必为政务繁冗,委决不下而内疚,你是朕任命的宰相,只要尽心尽力就好。

之后没几天,李隆基便在宫廷内外大力倡导清俭朴素的运动,抑制奢靡之风。下诏罢了两京织锦坊。并将宫中的金银器玩,尽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又搜罗出宫中许多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警示大家。还规定后妃以下,皆不准穿珠玉锦绣之服。

虽然李隆基心血来潮搞的这场运动,多少有点矫枉过正。不过意思还是不错的。之后不久,一个消息在宫中像是长了翅膀似的传开了。在皇上还未下诏之前,这种情形还是不多见的。

皇上要把已在宫中二十五年以上的宫女全部放还。一个约莫有四十多岁的宫女兴冲冲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一个足有五十多岁的宫女。这个五十多岁的宫女叫做阿香,来自江南,已经在宫里呆了整整四十年,从她十五岁进宫一直到现在。象所有其他的宫女一样,她年轻时也曾憧憬过,如果能被皇上召幸,如果能被选作宫伎,如果?没有如果,这就是冷冰冰的现实。到头来她们仍然只是宫女,从大明宫到太极宫,现在又多了个兴庆宫,他们被指派到各处去服侍各种各样的主子。什么才人了,什么昭容了,她们只能背地里艳羡而已。

就算是被皇上临幸过又能怎样呢?蜻蜓点水似的得到一二次皇恩垂沐,除非是有了身孕,否则还是很快会被皇上忘记的,更何况数以万计的宫女,皇上他老人家神通再大,也是忙不过来的啊。阿香的脸上已满是皱纹,眼睑下垂,双眼无神,好消息一点也没有刺激到她的神经,叫她兴奋哪怕是一下下。

时光流逝,容颜老去,大自然的春华秋实、冬枯夏荣早已无法触动她们的心弦了。终于可以挣脱牢笼,回家了。然而青春不再,韶华已逝,她们已记不清曾经多少次徘徊在月轮之下,冷殿之中,咀嚼着难言的寂寞,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这样付与了无情的春水。剩下的余生,她们还能有什么况味呢?至少获得了自由吧。

被放还的宫女绝大多数都已是色衰神疲,当然也有幸运者,十三四岁进宫,现在还不到四十岁,也许还能马马虎虎找个婆家。

这样的善举其实改变不了什么。华美壮丽的宫廷里还会重复不断上演一幕幕摧残人性的悲喜活剧。可以肯定的说,又会有许多花一样的少女被选入皇宫大内,终其一生成为孤独寂寞的怨妇。正如唐人司马札的《宫怨》写道: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玉沟。

不想错过《烟云盛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