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一章 出名的诱惑(1/2)
朱厚照精心准备的驿站改造事宜,终于在朝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他兴致勃勃地给群臣介绍报纸的好处,大家虽然头一次听说这东西,但是能够借用朝廷遍布全国的驿站,向整个大明传播自己的文章,这对读书人的诱惑可是致命的。
都不用朱厚照怎么推动,文官们都迫不及待地表示报纸一定要搞,不但要搞,还要搞好!
甚至还有几个言官建议道:“这驿站原本也归户部官,我看户部应当每年多拨一些银子支持报纸的印刷。”
本来这是一番好意,大家是生怕报纸这事搞不成,希望朝廷能出钱支持。
可这恰恰是朱厚照最不愿意的,这些大臣们不知道报纸的重要性,那是他们都没经历过信息化时代,不知道信息的传播有多重要,更不知道能控制信息的传播有多重要。
报纸朱厚照一定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绝对不能让别人插手。
他们今天让户部出了钱,支持了报纸,后面报纸发行量一起来,这帮人精很快就会意识到报纸的重要性。
朱厚照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有的大臣肯定会上疏要求把报纸转到朝廷的控制之下,大概率就是转给户部,户部本身就是管控这些事情的,何况当初报纸成立的时候,还是户部出的钱呢……
一旦报纸转到户部,那不就是又归于这些文官们的控制之下了吗?
本来你们这些文官平时就结党营私,控制着舆论,再掌控了报纸,那皇帝以后说话还有人听吗?
他绝对不会让这种事发生,马上就出声反对,“户部出钱这事我看就不必了,出这些计策原本就是为国分忧,减轻户部身上的重担,怎么能再把难题交给户部呢,这钱啊,我看由内帑出就行了。”
说完朱厚照赶忙转身假装向皇帝施礼,然后疯狂地给弘治皇帝使眼色。
弘治皇帝也不傻,一看儿子这样就明白了,连忙说道:“啊…对!这事户部不用管了,就由朕出钱,全权交给太子操办就行了。”
其实到底谁出钱还不一定,此时弘治皇帝的内帑一共就剩下200多万两银子。
朱厚照虽然前段时间巡营花了65万两,现在账上都还有300多万两。
并且他的香水厂和糖厂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筹办,目前已经进入到爬产能的阶段了,接下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银子入账,他可比弘治皇帝有钱多了。
大臣们哪懂朱厚照的心思,还以为太子深明大义,自己出钱为大臣们发行文章呢,朝堂上一片夸赞之声。
“太子殿下贤明!”
“陛下英明!”
“臣代大明所有的读书人谢过太子殿下!”
就在大臣们纷纷出声支持的时候,朱厚照接下做的事更是让他们感到惊喜。
“儿臣还有一个建议,刊印报纸必然涉及到各位臣公们意见和观点的表达,有时难免会产生无心的过失,因此儿臣还恳请父皇下一道特赦令,对儿臣创办的报纸所出现的所有言论实行赦免,使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可以畅所欲言。”
朱厚照这话一说出来,下面的大臣们简直感动的都快哭出来了。
太子殿下简直是大明第一大善人啊!不但出钱发行我们的文章,还向皇帝求特赦令,想得太周到了!
弘治皇帝都还没同意呢,就有不少大臣直接跪拜了下去。
“臣谢过殿下大恩……”
“广开言路,实乃天下文人之福……”
朱厚照看着这些大臣们各个感激涕零的样子,心里得意地想道:“嘿嘿……谢吧!你们这些学阀们,等我组织起人手对你们这些腐朽老臣发起总攻的时候,你们就真的该哭了。”
如果他们知道朱厚照出这个主意的目标就是为了打倒他们这些学阀,恐怕他们此时就不是下跪谢恩,而且跟朱厚照拼命了。
朝堂上这些大臣已经在高位之上呆得太久了,他们不是狂妄,而是真的认为天下的道理和民心都在自己身上,哪里能想到有人能利用中下层读书人的舆论扳倒他们呢。
在这种对大明读书人的错误的理解中,和自己的虚荣的推动之下,所有大臣此时都亲自帮助朱厚照挖下了埋葬他们的坟墓。
广开言路,取贤纳谏这种致敬尧舜的事,弘治皇帝当然不会反对了,直接同意了,“准奏!”
就这样,在朱厚照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之下,关于开办报纸的事情在朝堂上全票通过,并且由朱厚照全权负责。
大家都以为报纸只是朱厚照为了整顿驿站向群臣们卖一个好而已,殊不知对朱厚照来说,驿站挣钱才是小事,能彻底掌控整个大明的舆论才是最要紧的。
此次朱厚照不但站在惩治驿站腐败的大义上,让各级官员们无话可说,并且向各地方驿站抛出了37开的增收项目,同时开办报纸又照顾到了文官和士人们想扬名的普遍心理。
可以说朱厚照把各方利益都考虑到了,唯一受损的只有那些滥用驿站占便宜的官员们,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哄堂大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