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五章 拉你一把(1/2)
朱厚照看着眼前这个落魄的风流才子充满希望的眼神,再次轻轻一笑。
喝下一杯酒之后,看向唐寅说道:“你以书画闻名,我就算帮了你,难道你还能进翰林院画画吗?”
唐寅心中的希望更甚,他从朱厚照的话中听出了两层意思。
第一,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施政才能。
第二,他真的有本事帮自己,甚至在他的语气中,帮他进翰林院根本就不是难事!
唐寅此刻心中激动万分,甚至比弘治十二年时参加会试还要激动。
当初参加会试时他是充满信心,认为自己必定高中,内心其实没有太大的波澜。
可是此时,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被士人和朝廷边缘化的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能再得到一个机会。
能不能重新开始新的人生,就在这个少年的一念之间了。
他知道,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时刻已经到了。
“还请小公子随意考校!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定会证明,我唐寅不仅仅是一个只懂书画之人!”
唐寅眼神坚定,语气恳切。
朱厚照也来了兴致,想过一过考官的瘾。
“你是要拿纸笔?还是我出题,你直接口述?”
这就是朱厚照故意称量唐寅了,拿纸笔写下来肯定难度小得多,毕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还可以慢慢书写。
可是当场出题,当场作答,这难度就提升了不止一倍。
就相当于电视剧的录播直接变直播,没有彩排没有重来的机会,必须一次性全部做对。
唐寅也不愧是成名已久的才子,毫不犹豫地说道:“不用拿纸笔,小公子尽管出题就是!”
朱厚照微微一笑,“好!这可是你自己选的难度。”
随后朱厚照想了一会儿,好像自己也对四书五经不太熟?那只能出一个议论题了。
“那就以大明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为题,你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行,不必以八股格式回答。”
让唐寅不以八股格式回答,不是朱厚照仁慈,主要是他也不太懂,万一唐寅答得特别好,他也不好分辨,因此特地交代唐寅可以直接说人话。
朱厚照说完,就静静地盯着唐寅,等着他的回答。
很快,沉吟了片刻的唐寅,便开口滔滔不绝地回答起来。
“《论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贫富之差,乃社会之常态,然其差距若过大,则社会难安。吾人当思《礼记》之教,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念,追求社会之公正。”
“《孟子》亦言:‘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吾辈当以天下为己任,虽身处贫贱,亦应心怀天下,致力于缩小贫富之差,维护社会之公正。”
“《道德经》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吾人当以此为鉴,倡导富者兼济天下,贫者自强不息。”
“又,《荀子》曰:‘人之生,不能无群。’吾人皆为社会一员,当以社会之公为己任,共同努力,消除贫富之差,实现社会公正。”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缩小大明之贫富差距,应当约束加之于富者,而扶持多之于贫者,至于细则,则应当以朝廷为中心,向下派发具体之策略……”
唐寅一阵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对着朱厚照说了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
朱厚照频频点头,其实唐寅引用的各种经典,他大部分都听不太懂。
不过就跟写论文似得,前面的引用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是要以引用来说出自己的观点,唐寅的观点表达确实没什么问题,
虽然唐寅的思想还是大明朝典型的士人思想,也就是一切依靠朝廷,以为无论什么事,只要朝廷发个文件下去,一切都能摆平。
但是也不能怪他,唐寅还没有真正进入过朝廷,也没有深入过士人体系。
他不知道这里面存在的党同伐异,中央与地方博弈,利益纠葛与势力平衡的水到底有多深。
抛开后世的标准,仅仅以目前大明的标准来看,唐寅确实配得上他解元的名头,的确见识不凡。
而且唐寅的知识很渊博,尤其思维很敏捷,这么短的时间内,能直接口述出这么长的文章。
唐寅说完之后,并没有重新坐下,而是像一个等待先生公布成绩的小学徒一般,紧张地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继续喝了一口酒,指了指唐寅面前的酒杯说道:“讲了这么久,口渴了吧?先喝两杯酒先。”
唐寅也没有拒绝,缓缓地坐下,倒上一杯酒喝了下去,然后继续盯着朱厚照。
那眼神仿佛是:“这下可以公布成绩了吧!”
朱厚照也看明白了他的眼神,知道他现在很关心自己的评价。
也不继续兜圈子了,直接说道:“回答得不错,不愧你江南第一才子的美名。”
唐寅此刻强行按下激动的心情,迟疑地问道:“那么,小公子,我这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哄堂大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