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七章 平叛小会(2/2)
论,那就精彩了。
果然,文官一张嘴,正反都使得。
之前李东阳反对自己的时候,能噼里啪啦说一堆大道理。
现在李东阳支持自己了,还是能噼里啪啦地说一堆大道理。
所以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什么道理都是虚的,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才是真的。
但李东阳是这样,王华和杨廷和可不是。
他们是真心反对太子出征。
因此就在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之时,朱厚照只能跟他们说点真道理了。
“我知道王师父和杨师父对我的担忧,但我还是得说,这一趟,我是非去不可的。”
王华和杨廷和同时开口问道:“为何?”
“因为军队内部的问题,只有我亲自去了,才能解决。边镇的开支每一年都不小,若真是花在实处了还好,可若是他们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地吃空饷,喝兵血,边军的战斗力就会江河日下。
我不怕实话告诉大家,如今每一个边镇,号称七八万的精兵,能有四五千真正能打仗的士兵就算不错了!”
这件事在场的众人里,三位阁员和马文升是早就知道的,太子如今直接点破,他们几人脸上都露出些许震惊之色。
这种事向来是文官们上下一心,欺瞒皇帝的大秘密,怎么太子如此清楚?
而另外的大臣则是更是一脸吃惊,“怎会糜烂至此!”
而杨廷和则问出了更关键的问题,“若边镇仅有四五千精兵,那这么多年也屡有犯边之事,为何边镇都能安然无恙呢?又为何如此久都未曾暴露呢?”
见杨廷和发问,朱厚照则是给自己这位老师也上起了课。
“这是因为所有边镇采取的都是防守策略,根本不出去与敌人直接对垒。
依靠牢固的城墙,和各种火器、火铳,几千人防守边镇是足够的。”
“再者,七八万大军的空饷空额,每年朝廷拨付那么多钱粮,还有盐引的买卖,如此大的利益,足够收买朝中内外大臣了……”
朱厚照越说,内阁几人额头上的汗就越多……
没想到,太子已经对边镇的实际情况了解得这么透彻了?
虽然这是多年以来形成的官场惯例,真追责,也轮不到他们三个担当最重的责任。
可现在大明毕竟是他们在当家啊!光是一个隐瞒不报,欺君之罪就够抄他们九族了。
朱厚照当然知道还不到诛他们九族的时候,眼看内阁三人额头的汗越出越多,脸上也是变颜变色的。
立即出声安慰道:“几位阁老别紧张,哪朝哪代没有吃空饷的啊?我此次就是想借此机会整顿好军务而已,别的不会多管。”
终于,在朱厚照说出这个理由之后,杨廷和与王华也不再反对。
他们也明白,这种从上烂到下的问题,如果皇帝不亲自去,就很难解决,因为都收买这么多人了,你再派谁去能保证不被收买?
也正是如此,他们才有恃无恐,大家都相信,各级官员上下都在捞好处,你总不能连文官带武将都杀个干净吧?
在场的诸位大臣们心里其实也是这个想法,所以想了想,也不再阻止太子亲自出征平叛。
但朱厚照想的是:“你们一个个洗干净脖子等着吧!等老子把刀磨好了!”
不想错过《哄堂大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