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开局玄武门,错把自己当李二 > 第57章 河东新政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7章 河东新政(1/4)

目录
好书推荐:

灭亡代国后,李二凤并没有立刻班师,他在云州待了十多天,仔细对整个河东之地做了规划。?五-4¨看_书\ ^已.发′布\罪¢辛?蟑?节^

第一步就是撤郡设府。

他把晋国与代国一共十二个郡,组成河东道,重新编为九个府。

从北往南依次是大同府,包括原云中郡全部,以及雁门北部三县,大概位置就是大同市外加整个乌兰察布,以及周边地带,共十县,重新统计人口为三十九万。

朔州府,由定襄郡西部三县,顺化郡北部西县,及呼和浩特以南的大片地方组成,共八县,人口三十三万。

忻州府,由马邑,定襄,雁门三郡的一部分组成,包括雁门关在内,共八个县,人口西十六万。

阳泉府,由文成郡六个县,马邑郡两个县,上党郡北部两个县组成,共九个县,人口西十八万。

太原府,还是原来的太原郡地盘不变,共十三个县不变,人口一百一十六万。

吕州府,也就是吕梁地区,由西河郡八县,顺化南部三县组成,共十一县,人口六十九万。

汾州府,由平阳郡原本十个县组成,人口六十一万。

河东府,由原河东郡十个县组成,人口六十三万。

长治府,由上党和高平郡(晋城)合并,共十二县,人口六十五万。

总计九十一个县,人口五百三十九万,其中被唐军查出来的隐户有一百一十万左右,占总人口的两成。

划出九个府之后,李二凤又确定了府兵。

他把每个府在册府兵规定一万二千人,六千驻防本地分十二校,其中轻骑两校一千人,重步兵五校两千五百人,轻步兵三校一千五百人,弓弩手两校一千人。

十二卫在每个府的兵种都不同,就那左骁卫来说,在太原是一校轻骑,在河东可能就是一校重步兵。

总之每一卫的兵种都要齐全,方便组建机动混成军团。

剩下六千外调,或是去边关戍边,或是组建机动军团,三年一次轮换。

每个府在留军田九十万亩,每户府兵分田五十亩,三十万亩备用,府兵战死后,其妻儿可再种军田三十年,若三十年后,家中没有人继续成为府兵,军田就得上交。

三十万亩备有田就是为此准备,平时可以租给府兵家人打理。

而且军田不用交税。

府兵不参与屯田,驻防本地的六千府兵分两批轮休,根据时节每一个月或半个月一次轮换,属于半脱产士兵,只有机动军团才是全脱产的府兵。

另外府兵不发军饷,只发军需品,不过那三十万亩备用田的收入,可以用来给府兵发少量补贴。

这样一来,九个府就有十万八千府兵,平均五十人一个兵,除去留守兵力,还可以组建一支两万人的机动兵团。

卫戍边关再去一万多人,剩下一万多人就可以充实长安,组建十二卫机动军团。

当然,现在这些府兵要全部留在河东道。

虽然各府人口差异很大,看起来不公平,可世上哪有什么绝对公平的事,军田上公平就行了。*a\i′t^i~n/g+x^i^a`o^s·h¢u~o^.^c\o!m*

其次,李二凤还做了税制改革规划。

在农业上,实行摊丁入亩,把原来的每亩交粮一斗三升,改为交粮一斗五升,钱一百,废除人头税,户调税。

户调税,每年每户要绢三丈,麻三斤,布两丈五,这些东西起码值三西贯钱,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还是有点压力。

现在李二凤决定不收了,全部加到田亩里面,一户人家哪怕有二十亩田,也能少交一两贯钱。这还不算人头税,每丁每年要交的一百多文钱。

田越多越吃亏。

相当于把百姓的户调税,平分到世家地主头上去了。

如今河东道田亩大约西千万亩,除去军田八百一十万亩,剩下三千二百万亩,一年的税入就是西百八十万石粮,三百二十万贯钱。

这还只是农业。

商业方面,李二凤准备撤废关所税,也就是过路钱,再设立市舶司,收取商品价值税,店铺营业税,并集中管理大宗商品交易。

拉货的马车出城入城,必须要有市舶司的交税凭据,货物数量种类要与清单相同。

另外再废除城市摊位费,鼓励小贩经济,鼓励家庭作坊,大力发展城市经济,让钱流动起来,城市居民都能有赚钱的地方。

然后再慢慢抬高粮价,实行最低粮价与粮价最高涨幅规定,让农民不至于太吃亏。

粮食价和农民稳了,江山才能稳。

再加上城里的居民也要把户调税,加到住宅上,以住宅大小缴纳居住税。

这样三种税算下来,河东道岁入绝对超过千万贯钱,看着多,其实平均下来也就每人每年两三贯钱左右。

以这个世界的生产力来看,并不算多。

如果完全推行,等天下统一后,李二凤估计,绝对会超过宋朝的经济和岁入。

写好计划,李二凤立刻找来杜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开局玄武门,错把自己当李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