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去县城(1/2)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被妈妈提溜了起来。/零/点~看`书? ¨勉*肺_粤`毒¢
胡乱的吃了几口饭。就被妈妈背着向区上走去。
我家距离区里有八里地,大部分路是石板路。家门口有一里多地没有铺石板。冬天土路不容易干,所以还有些湿滑。
妈妈背着我一步三滑的向前走着。肩上还挂着一个帆布袋,里面装得鼓鼓的,一看就不轻。
二十分钟后,终于走到了石板路上。两天没下雨了,石板路上是干的。
我看着大冬天额头上已经有毛毛汗的妈妈。就嚷嚷着要下来。
“妈,我下来。自己能走。”
“好吧”
妈妈喘着气说:“你先走会儿,走不动了妈妈再背你。”
“好的”
我答应着,一蹦一跳的在前面走着。
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区上。
这是一个典型的西南山区小镇。一条两米多宽用青石铺成的街道,也许是年代久远了,青石条上被踩出了一个个凹坑。街道两边大多是用木板修建的房屋。木板也都是黑黝黝的,一看就有历史的厚重。
顺着青石街道,来到一座不长的石拱桥,桥下一条蜿蜒的小河将小镇一分为二。走过石桥,来到一个有栅栏的大院子里。院子中间停着三辆用大车轮胎做的架子马拉车。院子两边都搭着马厩,里面拴着十来匹驮马。
"他三叔,去县上的车还有多久?"
妈妈走进院子就嚷嚷开了。!看!书_屋-小*税*惘+ `勉.费\岳-黩/
徐姓是这方圆百里内的大族,而且据传袓上就是一房五兄弟散开的。所以走到哪都能碰上叔叔,伯伯又或是侄儿,侄孙什么的。
"哟,大嫂。要去县上哦。马上要出发了。这趟正好我亲自去。你们稍稍等一下。"
"哎,好。"
妈妈一边应着,一边拉过我。
"幺儿,快喊三叔。"
"三叔好"我脆声声的叫了声。
"哎呀,这仕林好像又长了一头了。越来越俊了。像大哥小时候,大哥可是咱们徐家长得最俊的。"一边说着一边从房檐下的办公桌上,拿起一个白面小馒头递给我。
"给,拿着吃。"
早餐没吃多少,又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我的肚子早就饿了,我咽着口水,转头望向妈妈。
妈妈笑着说:"拿着吧,你三叔给你的。不是外人。"
我赶紧接过馒头。对着三叔说了谢谢。然后张嘴就咬了一口。这才想起旁边的妈妈,于是小心的从没咬过那边办了一半,举着手努力递到妈妈嘴边。
"妈妈,给你吃。"
"妈妈不饿,你吃"妈妈推着我的手说道。
"不嘛,要你吃。"我使劲把半个馒头往妈妈嘴里递。
"好,好。妈也吃。"妈妈拗不过我,也拿着那半边馒头吃了起来。
没多一会儿,三叔就从马厩里牵来了两匹马儿,套上了大车。!看_书^屋~ \已¢发/布+醉_新?章-結.开始招呼要坐车的坐上车架。然后把后面用两根手臂粗的木杆给绑上。
大家都坐好。这个时候那个一直坐在办公桌后面嗑瓜子的售票员。才不紧不慢的走过来,一边询问到哪里,一边收钱。近的两分,最远一角。我们就是最远的。妈妈掏出一角毛票递得售票员。
"到终点。"
售票员收了钱,在一张纸上写画了一阵,然后给前面的三叔签了字。就算完成了程序。
"驾"
三叔轻轻的抖动缰绳,马车便缓缓地驶出了大院。等马车上了公路。三叔一扬鞭子。
"啪'。鞭子在空中响起了一声脆响。马车开始慢慢加速。由于不是赶集的日子。车上除了我和妈妈外就只有四个乘客。其中两个跟妈妈差不多大的中年妇人。一个二十来岁,打扮的像学生的男青年。别一个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看着一副干部模样,背着个黄色军挎。
马车嘚嘚的向前行驶着。没一会儿车上的人就开启了聊天儿模式。聊着聊着,妈妈很自然的把话题转到了我的身上。于是我又极不情愿的背了一遍《七律:长征》和加法口诀表。不出意料的引起了大家一片片的啧啧称奇。
妈妈的嘴角哦,那是无论如何都压不住了。
就连三叔也连连称赞“好,好。真不愧是大哥的崽。真是聪明。”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马车行驶到了一片山崖的前面。在山崖的下面有一块平整出来的土坝子。坝子上有几间用竹子修建的简易房间。由于到县城的公路还没全线贯通,区上到县里往来的人员,物资都要到这里中转。三叔回程就得装上好几大袋邮件等东西。
下车跟三叔道别后,妈妈便拉着我的手沿着青石铺成的台阶向山崖上攀爬。一起的还有那个干部模样的男子。他一路上都不怎么说话,默默的走在前面。
又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失败者重生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