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道德启示录 > 第四章 成道(成道者高于天帝)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章 成道(成道者高于天帝)(1/2)

目录
好书推荐:

第四章成道(成道者高于天帝)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搜!搜¨小~说?网¢ _无-错.内.容?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大道是一切的关键,可是,在我们运用(对于大道的认识即真理)时,有时候却显得不够圆满。可是,大道是多么的幽深啊,似乎是一切事物和观念的祖宗。(有一种人),他们磨掉了那些个性的锐利,消解了那些爱玉的纷争,融化了那些攀比的炫耀,回归到一种平凡的境界。厚重而深邃啊,处于一种若存若亡的状态。(像这种神龙般的人物,)我也不知道他们是谁的孩子。我只知道,他们好像是领先于人们所说的天帝的。

简释:

1、冲:要冲,交通枢纽,必经之地。一切事物皆发源于道,一切认识都依赖于道,翻译为关键,即不可缺少的东西。不能翻译为虚,道既不是虚的,也不是实的。-|÷求§书¥*帮DD; /已:*o发¢?&布1_最)新@?章??节·±)虚就是无,实就是有,虚实和有无都是玄,不能用来形容大道。

2、“用之或不盈”

或:有时候。盈:圆满。

大道无言,自然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大道无形,也不可能获得什么绝对的真理。即使是悟道的圣人,也只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讲述片面的真理,所以,就算悟道了,也不能指望解决一切问题。这句话告诉我们,老子的学说并不是万能的。对于玉望膨胀,不顾事实的人来说,大道之学就更是缺陷多多了。当然,这就不是真理的问题了,而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3、似万物之宗:“似”,而不是“是”。请注意,万物好像是大道的产物,其实并不是,而是人的感官和心灵的产物。“生而不有”,“功成而不名有”,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万物。请看第六章。老子之所以说这么一句,是希望我们不要因为“不盈”而轻视了大道之学。

4、“挫其锐湛兮似或存”。

这几句不是讲大道的特征或行为。-g/g~d\b?o,o?k¨.!c!o*m\锐利的锋芒,解不开的疙瘩,星辰之光与脚下之尘,大道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只存在于我们心中,所以,这是讲该如何处理我们心中的那些毛病。这是“无知无玉”的具体方法,是从上一章顺着讲下来的。

挫其锐:锐,锋利的,容易伤人伤己的东西。按照憨山大师的看法,一是“刚”即坚强不屈的意志,一是“勇”即无所畏惧的气概,一是“精”即细致明利的思维。对于入世的建功立业来说,这是非常可贵的。对于出世的悟道来说,这是非常有害的。自我的色彩太浓了,入戏太深了,就违背了无为的基本准则。

解其纷:纷,人与人纠缠成一团,争斗。生理的玉望和心理的爱恋,这是人与人争斗的根源。再加上理性认识即观念上的添油加醋,这种纷争就更加激烈了。消除了爱玉,观念自然就没有市场了,人与人自然就没有什么好争的了。

做到了挫其锐和解其纷,就不会自寻烦恼了。然而,如果别人来欺辱我,将烦恼强加给我呢?

和其光:光,比别人更亮,让别人羡慕,这就是光,也就是攀比。人比人,气死人,人生的痛苦,往往不是因为吃不饱,也不是因为吃不好,而是因为没有别人吃的铺张,吃的昂贵。为了让别人瞧得起,我们就会再次变得锐利起来,就会再次陷入纷争之中。

同其尘:将光与尘,贵与贱,富与贫平等看待。一切都是尘埃,光也是尘埃。做自己想做的事,做真正有利于自己的健康与快乐的事,不要理睬别人的眼色和评价。

或存:有时候存在。既然如此,也就有时候不存在。神龙见首不见尾!

湛:深邃,厚重。

世人常常是以己度人的。比如一个把权位看得极重的人,时刻jg惕着别人来夺取其权位。此时此刻,来了一个就事论事的官员。当这官员的行为威胁到其权位时,就会以为这个官员存有夺权的心思,这是“或存”。经过一番试探,又发现这官员似乎并不热衷于权力,这是“或亡”。权位这么可爱,他怎么可能不爱呢?这家伙藏得很深啊!这就是“湛兮”。等到终于摸清了这个官员的底细后,他才会略感放心。切,原来是一个自命清高的傻子呀!然而,这傻子油盐不进的,实在是无法下嘴,就像一块厚重的顽石,这也是“湛兮”。

庄子说:“一只凤凰从南海飞往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一只鹞鹰觅得一只腐烂的老鼠,凤凰恰好路过。鹞鹰抬头瞪着凤凰,大叫道:‘吓’”道德境界越高,做人就越平实。在那些满眼红尘的人看来,就越发“湛兮”。《诗经》说:“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5、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道德启示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