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道德启示录 > 第二十章 回归本心的人生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章 回归本心的人生(2/2)

目录
好书推荐:

的归宿,即志向。红尘中可爱之物无数,常人的追求太多了,简直忙不过来,所以是“有余”。行道者一无所求,不参与人间的任何追求,好像被世俗抛弃和遗忘了。事实上,行道者在红尘中是有追求,有收获的,那就是道行的增长,境界的提升,世俗并没有真的抛弃和遗忘他,所以是“若遗”。

对于人间的事业,行道者总是提不起精神,表现得很消极,一副很疲惫,很颓废的模样,所以是“儽儽兮”。“儽”,累。与之相反的是,常人则是兴致勃勃,积极主动的,一副精力充沛,精神焕发的模样。

第三,多智与无智,愚笨的行道者

就像买菜一样,常人看重世俗的得失,生怕上当了,头脑始终保持着清醒,像ri月一样“昭昭”。如果对方想玩秤,想以次充好,想恶意抬价,常人也会明察秋毫,揭穿他的伎俩,像明镜一样“察察”。行道者则不然,他不在乎上当受骗,心思根本不在这里,像黄昏一样“昏昏”。就算明知道上当受骗了,也闭口不言,像哑巴一样“闷闷”。在常人看来,这个人实在是太愚蠢了,所以是“愚人之心也哉!”

3、“澹兮”到“而贵食母”

这是对常人之看法的回应。

“澹兮,其若海。”常人盯着眼前的东西,心眼较小。行道者玄览万物,像大海一般浩瀚起伏,这是回应“如婴儿之未孩”。“澹”,浩瀚,如曹cāo说:“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飂兮,若无止。”常人被那些追求的东西绑住了,止步于一方狭窄的天地。行道者无所执着,顺道而行,像飓风一样,不会止步于任何地方,这是回应“若无所归”。“飂”,飓风。有始》:“西方曰飂风。”

“众人皆有以”,常人做事始终有一个依据,比如不吃亏就是买菜时的依据。“以”,依靠,依据。即常人的行为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而我独顽似鄙”,行道者却冥顽不灵,像一个刚刚进城的乡巴佬似的,因为“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鄙”,周代的地方行政单位之一,五百家为鄙。《左传》中又指郊野之地,也就是乡下。可能是因为古代的城里人也看不起乡下人吧,所以就演变出了庸俗、轻视等含义。借用一个今天流行的说法,就是乡巴佬。

乡巴佬进城,什么都不懂。不想吃亏,却不知如何才算不吃亏。明知道吃亏了,也说不过城里人。这是没有“以”,即缺乏心理的依仗。行道者入世,不在乎吃亏,吃亏了也不争辩,表面上与乡巴佬相似,其实并不相同。

“食母”,求食于母。“母”,现象世界即整个人间的根源,指玄牝,即元神。行道者不为世俗所惑,坚守本心,维护着抱一和玄览的境界,这才是他与常人的言行大相径庭的原因所在。“母”,不能解说成大道。玄是元神的产物,并非大道的产物。大道并没有创造任何东西,一切现象都是人为的。

不想错过《道德启示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