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道德启示录 > 二十八章 心地圆满,与道合一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二十八章 心地圆满,与道合一(1/2)

目录
好书推荐:

二十八章心地圆满,与道合一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s′y?w?b+o~o!k..,c,o*m_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译文:

知臣民之雄心壮志,守我心之自然无为,成为天下人眼中的一条小溪。成为了一条小溪,没有失去空明的境界,就回归到初生婴儿的本真状态。

知臣民之名扬四海,守我心之默默无闻,成为天下人眼中的一个权威。成为了一个权威,没有违背空明的境界,就回归到没有界限的zi you状态。

知臣民之光宗耀祖,守我心之卑微愚笨,成为天下人眼中的一道山谷。成为了一道山谷,空明的境界圆满无缺,就回归到没有瑕疵的元神状态。

元神展开,呈现出万物和众生。圣人任用其为zhèng fu的官员与民间的长者,其大政方针将包容众生,无有冲突。

简释:

若能“燕处超然”而以健康为重,又能“常善”而敬圣爱民,心灵清静而谦恭,君王就回归于本心了。?齐¥盛??小?1°说`%<网a ?}无*错?内e容(%一旦回归本心,玄览的境界就会取得进步。从第十四章的“惚恍”,到第二十一章的“窈冥”,再到本章的“为天下谷”,境界越来越高。

前两种境界局限于个人的内心体验,而本章的境界则已经完全融入了君王的社会生活,是心灵出世和生活入世的完美结合。由这三章所处的位置可知,老子不仅是将修道与行道糅合在一起的,而且特别推崇行道,充分体现了大隐隐于市,和大隐隐于朝的道家特色。

1、“常德”

常德:常之德,即大道的特性。有特性的东西就无法永恒,永恒的东西是没有特性的。第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像风一样,无形而有力量,这就是大道的“常德”。“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元神空明而永恒不变,心思随缘而变化无穷,这就是人的“常德”。假如心中有了执着,人就有了特性,此心此人就一定会变,所以不是“常德”。

2、“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第十章说:“能为雌乎?”雌性代表无为,雄性代表有为。君王如天地,如裁判,臣民如万物,如教练和运动员。\c¢u?i~w_e·i^j+u!.^i`n~f?o~天下人必然奋发有为,必然会想方设法地破坏一切规则,所以,君王必须自然无为,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法律。君王一旦奋发有为,正如天地与万物竞争,裁判与运动队伍竞争一样,那就再无任何规则和法律了,也就彻底乱套了。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臣民们雄心万丈,像一座座玉与天比高的山峰。君王顺其自然,像一条养育草木的小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君王似乎什么都没有做,然而山脉因此而壮丽,这就是君王对于天下的贡献。就君王本人来说,其心地始终空明,好像回到了天真无邪的婴儿时代。

3、“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忒”:违背。

群星璀璨,ri月朗照是白天,反之就是黑夜。名扬四海,万众瞩目如白天,反之即如黑夜。臣民们之所以追求名声,不过是想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改善亲友的生活水平。君王已经达到了富贵的极点,要名声何用?君王本就无人不知,又何必追求?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教练在紧张地思索着,运动员在卖力地表演着,球迷们在热情或愤怒地叫喊着。只有裁判,似乎完全被人遗忘了。然而,一旦他吹响了哨子,谁都必须服从他的判罚。第二十二章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比赛规则就是裁判的“一”。天地的规律和国家的法律就是君王的“一”。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裁判似乎默默无闻,然而比赛因此而精彩,这就是裁判的权威。就君王本人来说,他没有违背规律和法律,没有任何私心杂念,没有破坏空明的心境,好像回到了一种没有界限的状态。

“极”,极点,边界。有执着,有私心,就有了一个框框和范围,就有了一道不可突破的底线和极限。假如裁判有了私心和执着造成的底线,就不能公平执法了。宪法至上,就是君王的“无极”。

4、“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第十三章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受人崇拜是荣,受人鄙视是辱。代,受辱不只是心情不好的问题,甚至会牵扯到财产和生命的安全,因为那是一个权大于法,甚至于法律形同虚设的时代。比如一旦激怒了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道德启示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