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1章 巡岛录(上)(2/3)
过,成片的藻叶随风起伏,发出沙沙的轻响。
“凌疏影!”海鹞洪亮的声音从一块礁石后传来。她正光着脚丫,裤腿卷到膝盖,半个身子浸在齐腰深的海水里,检查着其中一道围栏的根基。
她手里拿着她那把从不离身的鱼骨匕首,正用力撬动一块被海浪冲得有些松动的基石。“这鬼天气,昨晚风浪大了点,这块石头就晃了!得弄点更牢靠的法子!”
凌疏影走过去,海水清凉地漫过脚踝。“用墨磐上次熔炼出来的那种沉船铁链加固呢?她说那链子耐海水泡。”
“好主意!”海鹞眼睛一亮,“我待会儿就去找她!省得整天听她敲敲打打,耳朵都起茧子了!”
她嘴上抱怨,脸上却带着笑,墨磐的到来,给这座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两人合力将那块松动的石头重新塞紧。
海鹞直起身,甩了甩头发上的水珠,指着更远处一片礁石区:“瞧见没?墨磐弄的那个潮汐净水池,还真是好用。”
凌疏影望过去。
那是在一片天然礁石凹槽基础上改造的,墨磐用巨大的贝壳和珊瑚石垒高了边缘,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小池子。
池子有两个口,一个在高处,连接着大海,涨潮时海水自动涌入;另一个在低处,装着用净藻膜和细沙层叠成的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流入旁边一个稍小的沉淀池。
沉淀池的水再经过一道活性炭层,最终变得清澈,可以用于藻田的补充灌溉和一些简单的清洗。
池边,一个用硬木和贝壳叶片做成的简易水轮,正被涌入的海水推动,慢悠悠地转着,带动着一个小石磨,研磨着晒干的硅藻壳——这是制作基质的重要原料。
“省了我们不少挑水磨粉的力气!”海鹞很满意,“就是那水轮转得慢悠悠的,磨得也慢。”
“慢点好,”凌疏影看着那缓缓转动的水轮。
“不耗人力,不伤礁石,利用的是潮汐的自然力。墨磐说,等她的潮汐之心能用了,或许能给这里加个小机关,让它转快点。”
“得了吧,她那大铁疙瘩还在工棚里吭哧吭哧响呢!”海鹞撇撇嘴,但语气里并无不满。
她看着这片由原始与现代交织而成的海岸线,看着海水中摇曳的藻田,看着远处礁石上晾晒的鱼干和海带,脸上是纯粹的骄傲。
“影,你看咱们这岛,是不是越来越像样了?”
凌疏影没有立刻回答。她沿着沙滩继续往前走,目光扫过她们曾经生火烤鱼的地方。
那里现在多了一个用石块垒砌的固定灶台,旁边还搭了个小小的棚子,存放着干柴和火种。
这是为了避免每次生火都破坏沙滩。更远处,靠近林子边缘,是她们最早开辟的小菜园,种着从林子里移栽的野菜和菌类,虽然产量不高,但丰富了餐桌。
太阳渐渐升高,晒得人后背暖烘烘的。她们离开海边,沿着那条珊瑚小路,向岛屿中心的流民营寨走去。
路两边,被清理过的空地上,新移栽的树苗在晨光中舒展着嫩叶。那是凌疏影规划的防风林和未来的果林。
绕过一片茂密的棕榈林,寨子出现在眼前。不再是当初东倒西歪的简陋窝棚。
一圈用粗木桩深深打入地下、顶端削尖做成的寨墙,将一片相对平坦的土地围了起来。寨门是用厚实的硬木板拼成,虽然粗糙,但很结实。
门楣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是海鹞用刀刻出的三个有力的大字:澄光寨。
寨子里,几十座棕榈叶和芭蕉叶覆顶的木屋整齐地排列着,虽然简陋,但能遮风挡雨。
屋前屋后开辟了小块的菜畦,种着岛芥菜、雷公笋和一些耐活的香料。
空地上,几个妇人正用蓄水池引来的水浆洗衣物,孩子们在干净的沙地上追逐嬉闹。
看到凌疏影和海鹞进来,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打招呼。
“凌姑娘!”
“海鹞姐!”
“今天巡视啊?”
老李头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凌姑娘,按您的吩咐,寨子里的污水都集中排到后面那个化粪池了,用石灰和草木灰盖着,没什么味儿,沤好的肥正好拿去肥咱们的陆藻田!”
凌疏影点点头,目光扫过寨子中央那口新挖的深井——这是作为蓄水池的补充水源,以及寨子后方那片被开垦出来、覆盖着深褐色息壤基质的陆藻试验田。
田里,移栽过来的基藻克隆苗已经扎下根,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几个流民正蹲在田边,小心翼翼地拔除杂草。
“李婶家的娃子昨天发热,用了您给的退热草药,今早好多了!”一个妇人感激地说。
“王老七他们几个,昨儿个跟着海鹞姐去南边礁盘,摸回来好些大生蚝!晚上煮汤喝!”另一个汉子兴奋地补充。
生活的气息,劳作的气息,希望的气息,在这片曾经只有绝望的土地上弥漫开来。
凌疏影看着眼前一张张不再麻木、带着生气和笑容的脸庞,看着这初具规模的寨子,远处阳光下闪着微光的藻田和墨磐工棚方向隐约传来的金属敲击声。
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海上无土种田?我点满藻科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