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1章 册立皇太孙(1/2)
翌日,清晨。?白.马`书+院- ?首?发!
当第一缕象征着紫气东来的朝阳,越过巍峨的宫墙,将万道金光洒向紫禁城的琉璃金瓦之时,整座皇城都仿佛从沉睡中苏醒,焕发出勃勃生机。
奉天殿,帝国的心脏。
此刻,这座象征着至高皇权的殿宇之内,气氛庄严肃穆到了极致。
数百名在京的文武百官,按照品级、爵位,分列于丹陛两侧,一个个身着崭新的朝服,屏息凝神,鸦雀无声。
静得,连殿外偶尔传来的风声都清晰可闻。
高高的御座之上,大明朝的开国之君,洪武大帝朱元璋,身着只有在祭天、登基等最重大场合才会穿戴的十二章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珠帘垂面,龙威赫赫,不怒自威。
而在他左前方的丹陛之上,一个身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正是今日的主角,朱雄英。
他身着一身按照皇明祖训特制、玄黑为底、金丝绣龙的储君礼服,腰束玉带,头戴九龙金冠。
其所站立的位置,尊崇无比,仅次于御座之上的洪武大帝,凌驾于所有亲王、百官之上。
他身姿挺拔如峰顶之松,面容平静如无波古井,坦然地接受着来自朝堂西面八方,那一道道或敬畏、或探究、或嫉妒、或欣慰的目光洗礼。
这份超越了年龄的沉稳气度,与他那依旧带着少年轮廓的俊朗面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其深不可测,不凡至极。
吉时己到。·l¢o·o′k¨s*w+.!c-o′m,
司礼监掌印太监,亦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内侍之一,迈着沉稳的碎步,从御座一侧走出。
他手中,高高捧着一卷灿烂的明黄圣旨。
他站定于丹墀正中,面向百官,缓缓展开圣旨。
下一刻,一道洪亮、高亢,且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响彻了整座奉天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之朱标,仁孝温文,天不假年,朕心实恸!”
“皇孙雄英,乃太子标之嫡长子,朕之嫡长孙也!幼承庭训,聪慧仁孝,深肖朕躬!天佑大明,使其历劫复返,此乃祖宗庇佑,天命所归!”
“兹恪遵皇明祖训,上承天命,下顺舆情,立皇孙雄英为——皇太孙!正位东宫,以固国本,以安社稷!”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尔其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克俭克勤,永绥厥位!”
“——钦此!”
钦此二字,余音绕梁。
寂静了片刻之后,以內阁及淮西勋贵之首为代表,满朝文武,黑压压地齐刷刷跪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如同一道道惊雷,在巨大的殿宇之间来回滚动,震得梁柱上的雕龙都仿佛要活过来一般。
在这整齐划一的朝拜表象之下,是无数颗各异的人心。
以颍国公傅友德等为首的淮西勋贵集团,表情复杂,既有对故太子血脉的慰藉,又有对这位手段莫测新储君的审慎。·x_x*n′y!d+..c^o\m¢
以刘三吾等为首的文官集团,大多面露欣慰,国本己定,社稷之幸。
而傅友德等朱雄英一系的武将,则是难掩激动,与有荣焉。
至于角落里隐藏的那几位朱允炆旧党,早己面如死灰,身如筛糠,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在万众瞩目之下,朱雄英动了。
他迈步上前,动作标准而流畅,没有一丝一毫的滞涩。
他走到御座正下方,对着龙椅之上的皇祖父,行了最为隆重、最为恭敬的三跪九叩大礼。
“孙臣雄英,叩谢皇祖父天恩!” 他的声音清朗而坚定,传遍了奉天殿的每一个角落。
“孙臣定当谨遵圣训,克己奉公,励精图治,绝不辜负皇祖父与亿万臣民之重托!”
礼毕,朱元璋威严颔首。
朱雄英缓缓起身,而后,转向丹陛之下的文武百官。
他并未说话,只是那双深邃的目光,平静地从左至右,缓缓扫过所有人的头顶。
那目光,平和之中,却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无形的压力,让所有接触到他目光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将头垂得更低。
最后,他微微颔首。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却己然显露出未来君主那掌控一切的威仪与气度。
册立大典,尘埃落定。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一卷卷誊抄好的圣旨,通过朝廷的官方邸报,被送往一个个驿站。
无数快马信使,插着十万火急的令旗,冲出京城,奔赴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每一个角落。
偏远州县。
当加急邸报抵达一座南方小城的府衙时,当地的官吏百姓初闻之下,惊诧万分。
“什么?皇太孙殿下?不是说……懿文太子薨后,其子也……”
“死而复生!圣旨上写得明明白白,是历劫复返,天命所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朱雄英,镇压当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