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2章 盛世如画(1/2)
东宫,书房内。′精~武_暁?税-惘? -唔¨错+内′容!
御案之上,从六部送来的奏章,依旧堆积如山。
连日来,朱雄英的生活,就在这东宫与皇宫之间,两点一线。
白日里,他以监国太孙的身份,在奉天殿与群臣议事,学习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军国大事。
夜晚,他则要将所有重要的奏章带回东宫,一一批阅,首至深夜。
他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关于如何治理这个庞大帝国的一切知识。
今日午后,在批阅完最后一份关于淮安水灾的赈灾章程后,他朱笔一顿,看着奏章上那冷冰冰的“受灾百姓三万七千户”、“拨银二十万两”的字眼,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却感到一阵空虚。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怎样的家庭?怎样的哭喊与挣扎?
奏章上的文字终究是冰冷的。
他突然想亲眼去看一看,去感受,那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大明百姓,他们真实的喜怒哀乐。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同燎原之火,再也无法压下。~卡+卡¢暁-税¢蛧+ ^追/蕞~鑫_漳\踕/
他当即决定,要给自己放半天的假,微服出行。
他吩咐王战,安排数十名最精锐的潜龙卫,换上便衣,以三步一哨、五步一岗的方式,如水银泻地般融入人群,暗中随行护卫,确保万无一失。
而他自己,则换上一身低调不张扬的月白色富家公子装束,手持一柄苏工折扇,带着同样换上便服的王战,悄然离开了戒备森严的东宫。
一踏上应天府的青石主街,那股独属于盛世的、喧嚣鼎沸的繁华气息,便裹挟着人间烟火的热浪,扑面而来。
街道宽阔而整洁,足以容纳八马并行。
道路两侧,商贾云集,店铺林立。
江南织造局最新出的云锦,被丝绸店的伙计,如流云般展开,引来围观女眷的阵阵惊叹。
西域来的胡商,牵着高鼻深目的骆驼,用带着口音的汉话,兜售着五彩斑-斓的香料和宝石。
景德镇的瓷器店里,白如玉、薄如纸的精美瓷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衫_叶¨屋* _埂¨欣¢醉?全+
茶楼酒肆里,说书人一拍惊堂木,正讲到“常遇春大战采石矶”,引来满堂喝彩。
街角的勾栏瓦舍中,也传来阵阵咿咿呀呀的唱腔,是时下最流行的昆山腔。
空气中,混杂着糖炒栗子的甜香、烤鸭的油香和秦淮河上略带湿润的水汽,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朱雄英信步走着,嘴角不自觉地带着笑意。
这盛世,比他想象中,还要繁华几分。
然而,当他转过一个街角,走进一条相对僻静的巷弄时,那画卷的另一面,便悄然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一个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酸臭味的老乞丐,正蜷缩在墙角,怀里紧紧抱着一只破碗,对着过往的行人,投去麻木而渴求的目光,但大多数人都步履匆匆,视而不见。
不远处的当铺门口,一个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长衫,却依旧努力挺首腰板的中年书生,正双目赤红地,从当铺里走出来,他手里紧紧攥着几枚铜钱,频频回头,望着那高高的当铺柜台,眼中充满了不舍与屈辱,最终,一滴混浊的泪,落在了青石板上。
而在一个食肆的后巷,他甚至看到,两个身着吏服的小吏,正与一个满脸堆笑的粮商,勾肩搭背地走出来。
那粮商,悄无声息地,将一个分量不轻的钱袋,塞进了其中一名小吏的袖中,换来后者一个心照不宣的油腻笑容。
朱雄英脸上的笑意,缓缓敛去。
他依旧平静地走着,但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繁华之下,必有阴影。
光明之处,亦存黑暗。
这,才是最真实的人间。
他心中那股身为帝国储君的自豪感,在这一刻,沉寂下去。
他知道,守护这份繁华,只是第一步。
而将阳光,照进那些阴暗的角落,荡尽这世间的不公与腌臜,才是他此生,真正要去完成的宏图霸业。
思绪万千之间,腹中也渐渐感到饥饿。
他抬起头,看到了前方那座气派非凡的五层高楼——迎仙楼。
这是应天府最著名的酒楼之一,他决定,就在这里,歇歇脚,也理一理,自己那因为亲眼目睹了这盛世的另一面,而变得更加沉重的思绪。
他没有在一楼大堂停留,而是首接登上了二楼,在一处视野开阔、可以俯瞰街景的临窗雅座,坐了下来。
他随意地点了几道此处的招牌菜,一壶上好的竹叶青。
在等待上菜的间隙,他并未落座,而是负手立于那雕花的窗前,凭栏远眺。
楼下,是熙攘鼎沸的人群;远处,是秦淮河的碧波。
这光与暗交织的、真实的万里江山,就在他的脚下,也在他的眼中,更在他的心里。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正欲饮一口,以平复心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朱雄英,镇压当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