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全部作品
- 巴金选集(三卷)
- 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激流三部曲》以五四运动后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巴金选集(第3卷)》为《激流三部曲》之《秋》。
- 控诉集
- 这是巴金在国家和民族遭受外敌侵略的时刻所发出的痛切控诉,收录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激战正酣这段时间的诗文。他说:“这里面自然有呐喊,但主要的却是控诉。对于危害正义、危害人道的暴力,我发出了我的呼声:‘我控诉!’”
- 死去的太阳
- 《死去的太阳》以五卅惨案为背景。主人公吴养清目睹了南京路上的大屠杀。他热血沸腾,义愤填膺。他受上海学生会的委派到南京活动。南京的工人和学生携手罢工罢课。他在南京外交后援会上遇见了少年时代青梅竹马的女友程庆芬,七年分别,程已与别人订婚。这次重逢二人才发现彼此相爱很深。痛苦中程悒郁而死,吴养清却渡过了感情的波澜。工人教育了他,王学礼这些革命者的牺牲精神感动了他,他在实际斗争中走向成熟。他觉得王学礼并
- 春
- 觉新的表妹蕙聪明美丽,却被父亲许给荒淫的陈家。觉新的爱子海儿不幸病死,他对生活更加没有了信心。觉民与琴则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鼓励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 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冯家,她极力想挣脱不幸的命运,觉民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最终,淑英在觉民等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
- 憩园
- 本书为“中篇小说金库”系列丛书第三辑中的一册,创作于1944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这部小说可以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一个精致的续篇,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借着一所公馆的线索写出了旧社会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别具魅力的《憩园》,实际上也标志着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成熟,不仅被看作是巴金作品中最好的一部,也被视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之作。
- 灭亡
- 小说《灭亡》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 雨
- 《雨》是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雾》中主人公周如云的朋友吴仁明的经历,他满怀革命热情,而在周围人看来,他是鲁莽、轻浮。得不到众人理解,他感到无比寂寞,只好求助于女性,于是便沉溺于爱情之中。最终,女性的自我牺牲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身革命。
- 砂丁
- 本书通过描写一个锡矿公司的工人们——“砂丁”的生活,展现一幅悲惨却显示着未来的图景。清末民初,个旧锡矿山的矿工被称为"砂丁",原始落后的生产工艺及其笨重的体力劳动随时威胁着"砂丁"的生命。旧时个旧迅猛发展的锡业生产与资本家的巨额财富,完全建立在对"砂丁"的残酷剥削上。砂丁们有流不完的泪,唱不完的悲恸歌
- 家
- 《家》是《激流三部曲》之一,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滞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 秋
- 蕙的灵柩停在庙中一年多,丈夫忙着续弦。蕙的父亲不愿承认儿子枚有病,忙着给他娶妻,妻子脾气很大,枚婚后不久去世,留下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儿。四房五房想卖掉公馆分家,克明在郁闷中丢下怀孕的妻子去世。高公馆卖掉了,高家四分五裂。觉新娶了丫鬟翠环并将她当作妻子看待,觉民与琴,也按他们的意愿举行了新式婚礼并即将出外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