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倾城龙妻 > 第34章 娇滴滴的新娘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 娇滴滴的新娘子(2/3)

目录
好书推荐:

心吧。"

母亲随后又看了看小雅,说道:"其实小雅这姑娘也不错,就是当初没看上你呀,可惜了。"

的确,以前母亲说过让我看看小雅的意思,那时候,小雅不太愿意和我太亲密,等以后小雅和我好了,我想结婚,而后师父又说我有命定的妻子,所以这事就搁了下来。

母亲刚要走。忽而又神色凝重道:"小铭,你可一定别忘了结婚那天,千万别叫慕容佳雪这姑娘化妆!你可别忘了后山还有位可怕的景美人呢!"

我听了一怔,但转而便明白了缘由。

这里要说一下,我们村现在叫石塘村,但原来叫美人村。

建国之后,民政部门改过一些村庄名,还有合并的,其中就有我们这个美人村。

其中缘由,不言而喻。

带着"美人"二字,其名不雅,有些低俗。

而且,据老人传言,之所以叫美人村,是因为在后山,埋着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

这个美人是什么年代的,姓甚名谁,没人说的清了。

在后山,确实有一座墓穴,呈拱形,高两米,如同一个倒扣的大碗。

墓穴之前。立着一块石碑,而且是龙龟驮碑。

碑面光秃秃的,如同武则天的无字碑,没有铭文,没有图案,甚至连名字也没有,没有人说得清,为何此不刻一个字。

据说,这就是埋着那个美人的坟墓。

老人们都会和小孩子说,千万别靠近那座坟墓,会有女鬼把魂勾了去。

在我们村,还有一个流传许久的不成文的习俗,据说,嫁入我们村的新媳妇,当天不能化妆,不能涂脂抹粉,不能打扮的美美的,还必须用锅底灰涂抹在脸上,第二天一早才能洗掉。

这样做的原因是,太漂亮的新娘子会遭到那个景美人的嫉妒,会遭到报复。

总之,嫁入我们村的新娘子。大抵一直遵守着这个习俗,没人破坏。

在我们村的村口,有一个石刻牌坊,上面书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美人如月",据说这石牌坊上的字是一个古代的将军亲手镌刻的,就是为了祭奠我们村后山的那位倾国倾城的景美人,我们村的村名虽然早就由"美人村"改为"石塘村"了,但是这石刻牌坊的名字,也算是古迹,并未涂抹改变。任风雨剥蚀,一直矗立至今。

我赶紧去找了慕容佳雪,说起了这个美人的传说,但她却不不以为然,认为是封建糟粕,我说这是村里的习俗,不管真假,还是本着尊重先人的意愿,保持为好,毕竟很多东西,未必解释的清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慕容佳雪却反驳表示,结婚那天一定要打扮的美美的,一是一辈子结婚只有一次,往脸上抹灰太离谱,二是,一个死去了的景美人,哪里会真的报复,这纯粹是封建糟粕的遗留,我们都是大学生,不能信,也应该给全村人做一个表率,除去这个千年的陋习。

我耸肩表示无奈,也许她说的对,现代人怎么还抱残守缺的信老一套呢。

我也去找了师父,想问问这事咋办,哪里知道,小师妹说师父他老人家出去了,说找东西去了,得过个五六天才能回来。

结婚头天的晚上,母亲找到了我,一边包着各种红包,一边和我聊起了家常,"小铭,和慕容佳雪说好了吗,明天进村经过牌坊的时候,要把灰涂在脸上,可别犯了忌讳啊。"

我回道:"妈,这都啥年代了,还讲这封建老一套。"

母亲不无担心道:"小铭,这可不是迷信,这景美人,可厉害了,你快跟慕容佳雪说说,明天千万不要犯了忌讳,要是触犯了景美人,可就坏了,到时候连后悔都来不及呀。"

母亲的这这番肺腑之言,说的我心里有些打鼓。

"妈,你说景美人厉害,你真的看见谁的新娘子没用灰涂面,被报复了吗?"我问道。

母亲道:"小铭,远的咱不说了,就说前几年,咱们村那贾大鹏的媳妇。结婚那天,就没用锅底灰抹脸,结果呢,不是离家出走了吗?到现在都没回来,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我反驳道:"妈,这个说明不了什么啊,我觉得和后山的景美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可能是俩人婚后感情不和,就离家出走了呗,不能啥事都让景美人背锅呀。"

母亲瞪了我一眼,"小铭,你咋学的和你师父一样,怎么这么倔强呢!还听不听我的话了!"说完这话,母亲眼圈一红,就要掉泪。

我看母亲真的生气,急忙安慰道:"好啦,好啦,听您的。我叫她用灰抹脸!

此时天已经很晚了,我给慕容佳雪打了一个电话,可是沟通不爽,她还表示,这都是哪门子说法,非要在脸上涂锅底灰,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要是脸上涂灰的照片传出去,还不让朋友笑掉大牙。

哪个女孩,不是打扮成一个娇滴滴的新娘子出嫁,往脸上涂灰绝对办不到!

怎么样也说不拢!

我理解她的想法,这么一个习俗,确实对于现代的人有些难以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倾城龙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