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1/2)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那个弯着眼睛笑得腼腆的人,那个一本正经地念着古诗文的人,那个总是"心一,心一"喊他的人,那个他好久不见的人。
李昕伊忍不住自嘲,要是想追人,就算相隔几百里,写信寄礼物也不是难事。要是不追人,自己在这里顾影自怜个什么劲儿,真是太没意思了。
可世上总是有太多难以抉择的事,不是每个人都有西楚霸王的魄力,对着江东父老,毅然选择自刎。
可是怎么办呢?他就是这样的人啊,变不了,改不掉。
李昕伊原以为在外的磨砺能让他更果决一点。
可惜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来就是一句真理。
赵元未还是一有空就去李昕伊那里观摩,李昕伊曾委婉地问过他,为什么不和上下级的同事打理好关系,这样处理起政务来也不会碍手碍脚啊。
赵元未很有兴味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解释,李昕伊只得自顾自地画起画来。
有时,赵元未也会跟李昕伊说点什么。
"今上给卫铮加封了太子少保,听闻这位卫少保也是景宁人,你见过他没?"赵元未很随意地提到。
李昕伊说:"没有。他要见我时,我逃了。"
赵元未这下真的感兴趣了:"说说看,你怎么逃的?此人学富五车,不是正是你们这些读书人所趋之若鹜的吗?"
李昕伊说:"我只是个画师,哪里算是读书人。也不算逃,就是收拾了包,来了处州。人老先生忙得很,哪有空来追我。"
赵元未啧了声,又道:"你若不心虚,逃什么?多的是想见卫铮而求见无门的,你倒是不同凡响。
李昕伊呵呵自嘲道:"我又不是香饽饽,画个画而已,不得上台面。"
赵元未道:"你也别自我埋汰,就说你这画的画法,别人就画不了。哪一日我回京师,你跟着一起去吧,少爷小姐们给你捧场,你也不用日日辛苦作画了,尤其是天越来越冷,你这手要握不住笔杆了吧?"
李昕伊道:"多谢知府大人抬爱,只是母亲年事已高,处州距景宁尚不过一日之程,我可以随时回去。若是去了京师,我阿娘才真的生了我跟没生似的。"
赵元未问:"你没有兄弟姐妹?"
李昕伊回:"农家人,生了也养不起,要姐妹做什么。"
赵元未说:"你看起来也到了岁数了,怎么样,需要我帮你做媒吗?"
李昕伊这下是彻底崩溃了,这么个碎嘴又无节操的人,别说只长了双桃花眼,就是长成吴肃的样子,他也能一脚把人踹出去。
当下qiáng忍着道:"多谢知府大人好意,某身体不适,招待不周,烦请知府大人日后再来,某先送大人了。"
赵元未临走前还问道:"真不用我帮你请郎中吗?我认识一个杏林圣手,你拿着我的帖子,可以不用排队。"
又入冬了,李昕伊看着门前的大槐树,树枝在风中哗哗作响。有些想家了,去年的chun节没回家,今年无论如何也要回去一趟。
他就不信了,大过年的,知县还会让人守着他家。再说了,卫老先生已经去京城了,他也不是籍籍无名之人,知县若想继续迁升,肯定不会轻易动他。
这样思量着,李昕伊开始准备过年的年礼了。
第13章 准备年礼
李昕伊给自己列了一个礼单,上面一条条罗列着要送给吴阿公、吴参、李母等人的礼物。为了这个礼单,他真的费了好长的时间去思索,简直比画什么怎么画还要费脑。
吴阿公年纪大、阅历广,有妻有子,还不缺钱。最好买一些处州的特产,尤其是药材和皮袄,再给李母准备上一份。
李昕伊在处州好些日子,虽说李母身子硬朗,但是有个万一,传递消息、及时照顾就全凭吴阿公照料。这份情必须得记着,所以礼物一定要厚。
吴阿公年纪大了,吴大哥又常年不着家,很多事都要仰仗吴参,因此吴二哥的礼物也必须实在而且实用,像是文人雅士们所重视的砚台或者笔洗,还有摆件,就不怎么合适了,最好是特产美食,不知道有没有能带回景宁的点心,去状元楼问问看。
给李母的礼物肯定要实惠了,否则买贵了,李母心疼,那这钱就是白花了。花钱买心疼的蠢事,做一次也就够了,要不买份菜谱回去,也让母亲尝尝自己的手艺。
关键是自己不能在外面逗留太久了,李母明明四十不到的年纪,看上去却像个五十多岁的阿婆,想到前世保养得宜的母亲,李母心疼了,还得买些护肤品呀。
还有吴肃,李昕伊倒是想买很多的东西送给他。只是没名没分的,也只能想想罢了。
所以,送吴肃的礼物,选什么好呢?
说起来吴肃喜欢什么,李昕伊还真的不清楚。放牛的时候穷,没什么买得起的,就摘桑葚和野生的覆盆子,不管是用糖腌制还是直接洗gān净了吃,都别有风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之农家少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