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59(1/2)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和苏台府邸不同,康王府前院只招待男客。当然也有供女子整妆的地方,可那里聚集的都是歌舞伎,不适合一国正使这样的贵客使用。苏台臻被康王亲自殷勤引领着向内仪门而去,一路分花拂柳,背后还有口哨声、叫好声不断传来。
进了内门,三转两转,便到了一座清雅的小楼。楼外碧木参天,叶浪轻吟,苏台臻全身大汗向下一落,片刻就觉得身上黏黏的难受。在丫鬟侍奉下沐浴了出来,妆台上已经摆好了一套崭新的脂粉,替她梳头的丫鬟笑吟吟地说“这是我们王爷亲自带人做的哟~~~~~”
这有什么大不了,苏台男子亲手做脂粉的多了去了。苏台臻翻个白眼。
一转身,又是七八个丫鬟托了几套衣裳过来,水蓝轻红,鹅黄嫩绿,要华贵有华贵,要清雅有清雅,一眼扫过去,居然每一套的搭配都合她心意。苏台臻稍有犹豫,领头的侍女察言观色,立刻解释了一句:“这些都是刚做好还没人上过身的,王爷亲自过了目,才吩咐给姑娘送来,还请姑娘千万不要嫌弃……”
原来那个亲手给她簪花的男子还会挑衣服?果然是传闻中康王殿下的风格。苏台臻选了一套绯色罗裙,立刻有侍女送上相衬的首饰,内中一件额饰尤其夺人眼目,金丝包裹着明珠细细编成一条,正中垂下一颗大珠,色作淡金,微微转动间光华四射,正是北凉鸭子河畔特产的贡品北珠----“这太贵重了。”
“姑娘可千万别这么说。”侍奉苏台臻梳妆的侍女显然也是个得宠的,穿着件粉色绫子的短襦,下着杏色月华裙,发间金钗上一颗指顶大的蓝宝石熠熠生光。一笑起来颊上漾起两个酒窝,又是亲切又是俏皮,“珠子再怎么金贵,难道还比得上姑娘不成?”
这倒也是----论品相,产在苏台鸣凤郡的合浦珠也不输于北珠,如这等品相的珠子,苏台臻自己一年也能得个十颗八颗。当下也不再问,喜孜孜拈起来在自己额头比划。小侍女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帮她固定在发上,一边摆弄一边低声耳语:
“早两年这珠子可金贵。自打去年开始宫里不用首饰,太子妃和公主分掉一半,轮到咱们王爷手里的那就一大把了。可毕竟是贡品,又有谁配得上戴呢?咱们王爷辛辛苦苦画好了样子,拿自己的分例盯着匠人做出来,那也是大半送去给公主的……”
那是那是,你们皇帝散了妃嫔,宫里只留皇后一个,皇后还是个男的还天天穿成一根黑柱子……首饰什么的真心全无用武之地。苏台臻肚里暗笑了一下,回头问道:
“你们王爷真的自己画样子做首饰啊?”
“那当然!一月半月不想个新样子出来,公主府的帖子就递过来了……”
“……”这是被自己亲妹子当成御用设计师了?
梳洗整妆完毕又饮宴一回,苏台臻离去的时候,便是康王亲自送到了二门。回到使馆,把衣衫洗过,连首饰整理好归还,第二天康王府上来了一个女官,客客气气又全都送了回来,附了一张康王亲笔写的条子道是“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隔了几天,苏台臻第二次接到了王府邀宴的帖子。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八卦番外中……
话说苏台臻和康王论武功当真是半斤八两,一对花拳绣腿……
第98章 权衡轻重知取舍
厚厚两叠纸放在案上,左手一叠,右手一叠。几个纨绔子弟的口供、被当场拿下的家丁们的口供、村民们的指认和供述……一式两份,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左边那一叠,是经由平定县衙转京兆尹,再转到大理寺,层层递交上来,上面除了供述人和记录者的口供没有别的记号;右边一叠,却是放在奏折下面,由御案上直接传了下来,每一份上都印着小小的“长生”朱印,明晃晃地标志着其出于皇后之手。
正当中,是御史刚刚在朝堂上宣读的奏折。
父皇的意思非常明确:整他们,狠狠地整他们!一帮无法无天的家伙,今天敢带兵劫夺人犯,明天就敢攻打县衙,后天,就能直接造反了!
皇太子元钦阴沉着脸坐在大理寺大堂的正中间,一言不发。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左右陪坐,堂下和各个偏厅、走廊上,一簇一簇的书吏、衙役们忙得满头大汗,流水般进进出出,提人犯、叫证人、核对供词,看上去,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好的。
其实案情一点都不复杂----元钦来回翻着桌上厚厚的口供,其实都有些抑郁。单从口供来看,送来的时候,已经被凌玉城办成了铁案。有犯人口供,有受害人指证,有旁证,相互印证一应俱全。至于劫夺人犯什么的,那更是拿了个现行,还有在场的五个衙役和上百村民亲眼目睹,众目睽睽,逃都逃不掉。
那我是干什么来了?啊?看着他们干这些小吏都能干的活吗?!
幸好这张脸还可以被诠释为“面对无视律法的犯人们的正义愤怒”,就算郁闷了点、面瘫了点、扭曲了点,也不至于有人脑补到奇怪的地方去。而放眼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