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七章 动了动腰身(2/2)
义、小说、评书里频繁出现的所谓:“计谋”、“奇谋”、“天下谋士”、“智多近妖”……
李幼安就笑着摇摇头:但不是他不相信这些东西,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东西其实被夸大了很多、水分更多。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听起来很酷炫,脱离了书本则根本不切实际。能兴邦丧邦的“言”,绝不是哪个天才谋士分析来的“奇谋”,而是国策——一连串正确或者错误且百分之百被坚定执行贯彻的国策,假如真有谋士张张嘴一会儿就兴邦一会儿就丧邦,那这“邦”掺了多少水分,百人村儿吗?村霸?
组织的规模越大、结构越复杂,则“计谋”“奇谋”的功能就越小。就算是最最最简陋的组织也要有提出计谋——决策——执行这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且在现实操作中,后两者往往决定着前者的命运:君主不同意,一票否决,你就是逆天奇谋也不行;执行者办不到,一票否决,你就是吹到天上也不过一纸空文。很多时候,谋士提出的计划是圆的,最后做出来的行动却是方的都是复杂组织中、各方妥协和制约的结果。。
大量的机构建立,全面的人才被需要,政治、经济、管理、外交、建设、民生……这些正儿八经的实干领域,可比放放嘴炮出出主意难百倍。
乱世出名将,优秀的将领本身就包括了“谋士”的一部分职能,变相积压了谋士的生存空间。毕竟整个过程中,谋士所承担的责任最小:开盘一顿嘴炮分析,剩下就当甩手掌柜叫别人忙活,责任别人担,操作执行别人来干,事情出了成绩功劳还归自己?天上掉馅饼也不过如此了。
谁都知道要发展经济。那么具体如何发展经济:划定哪些经济领域?制定哪些经济政策?如何安排政策执行?安排哪些人才班子去督导和监管?如何解决群体间冲突和矛盾?如果让既得利益阶级松口?如何解决货币市场和供需关系的混乱?…
深谋远虑的眼光的确让人称道,但是干实事、实干事的含金量从不逊色于前者
可为什么小说里总是沉迷于各种“谋略”,“奇谋”呢?
很简单:老百姓喜欢。
套用一个伟人说过的话:“老百姓喜欢,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很复杂的就是“那些古代的精英阶层”希望通过这些告诉底层老百姓,看到没有:征战天下,逐鹿中原是俺们这些良好教育的高贵人士才玩的开的,很费脑子,聪明人才玩得起,你们别参合,乖乖种田交税就是。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
不想错过《冰与火中的上帝之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