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6章:好事接二连三!(2/2)
楼可以设些雅间,喝个下午茶。一楼摆桌子可以做些馄饨。”
“馄饨?馄饨是什么?面吗?”
额……这个该怎么解释:“不是,你们不是不做面,怕抢了张掌柜的生意吗?这馄饨啊,就是一个早餐,汤汤水水的吃在胃里也舒服,我待会儿做给你吃。”
小仙逛了一圈,觉得这修整的真好,如果有烤箱就好了,烤面包、烤蛋糕、烤甜点、马琳糖。
她简直能用甜食俘获一批老古人的钱包啊!
喜儿姐牵着她的手,很激动:“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花样,说的我都饿了。”
姐夫正和木匠商量着,瞧见她俩站在一道,和自己点头示意了一下,便责难道:“去找个地坐着,怎么老站着,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子。”
喜儿姐也不恼:“知道了知道了?我又不是泥捏的,站一下也不行。”
“带小仙回后院歇着,姐妹俩有什么悄悄话不能说,非要凑在着乱糟糟的人堆里。”
喜儿姐领着她回后院,其实几次接触下来。这姐夫人很温和,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强硬了,而且听着这话有些古怪。
她做了个大胆的假设。
“怎么?难道喜儿姐你肚子有情况了?”
喜儿姐满脸笑意的摸着自己的肚子:“现在……还不能说。”
古人怀孕,有头三个月不能说的习惯,可她这么一比划,答案显而易见,小仙一想她往后的日子要好过一些了,连日里赚不到钱的阴霾一扫而空。
“真的?好替你开心啊。”
喜儿姐娇羞的偏过头:“别告诉别人,等信准了再说,再等一个月吧。”
“那喜儿姐你这可慢着点,赶快坐下,不然我姐夫要不高兴了。想着你天天给我送饭,我这心里老不是滋味了,怕是姐夫想杀我的冲动都有了。”
喜儿姐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瞧你这小题大做的样,哪有你想的那么严重。”
“谨慎点总没毛病。”
喜儿姐说她谨慎的很,自己买了几个小丫鬟,教着她们学做馒头,现在都有支应门面的了。反正面在她手里有,就算她们学了手艺出去,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有面的地儿。
她这份通透,道让她意外,毕竟她怎么劝张掌柜,张掌柜也不愿生意旁落他人。
“你怎么看的如此通透?以前你恨不得凡事亲力亲为,现在……”
“这也多亏了你,钱赚多了,婆婆对我的态度就也不一样了,感觉以前抬不起头来,什么事儿都想着自己能多做些,就多做些……以为这样别人就会能看到你的功劳,记着你的好。
现在……才觉得以前倒是白忙了……这钱赚多了,有用了,别人代你自然是三分好,心情也舒畅多了,凡事也想开了。”
“话虽如此说,可喜儿姐你有今天,也全仰仗你这份勤劳,和你手上的厨艺,若你什么也不会……又没帮我裹糖葫芦,我这事儿也不会寻你。”
喜儿姐笑着点头:“是呢,凡事命中皆有定数,不过还是全凭着你才有这好日子过。”
看喜儿姐满脸笑容,没了那愁苦的样,想来也是她心理压力过大,心中郁郁才没怀上孩子,现在心结打开,自然是大变样。
可见,凡事还是要自己想得开,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只会钻死胡同,害苦自己。
小仙看着空荡荡的后院,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面条史记,起至东汉,两千年源远流长,得意于麦子的培养,而远在欧洲培养麦子的历史更早一些。
但是发现耕种的早,不代表发挥的好,将面食壮大的还得我大天朝的美食家啊。
同样是麦粒,我们做了软糯可口的馒头、饼啊、包子等等,而此时的外国人却做出了面包,当然不是商店随处见到,又软又甜的那种,而是那种邦邦硬的大列巴!
这是地域文化不同,所导致的饮食方面的差别。
相对于我国百姓,自给自足的习惯谁家都能蒸馒头,同一时期的老外就惨了点,他们不能在家中私自烤面包,一个村落有一个超大的烤炉,有专人看守,大家一周一次排队烤制,为了存放,面包就烤的邦邦硬!
小仙想如果她能在这里建一个烤炉,不就能做做蛋糕,烤烤点心。即使喜儿姐想退居二线雇人来做,除了面粉,还有烤炉也算一张底牌。
小心立刻启动了“白爹搜索引擎”,将欧洲的烤炉在他们家复制了一个。
第一轮实验性蜂蜜面包出炉的时候,那个软糯劲儿和烤箱烤的也没什么差别。
口感甚至让她有点想哭,娘嘞!半年多没吃面包了。
她居然在三千年前吃上了小面包,你说感动不感动!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看书屋】
不想错过《系统又在派坑爹任务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