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3章:敖包相会(1/2)
第253章:敖包相会
祭敖包算得上是蒙古民族最为隆重的祭祀之一,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
多用石块堆积而成的圆包状,顶端插旗杆这里也说做苏鲁锭的,从上挂下数条经旗,一般为红,黄,白,蓝,绿五个颜色的旗。
旗杆周围插上大量树枝,上边挂哈达有白色的也有蓝色,之后在插若干幡杆或树枝,再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
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
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
那种一层圆锥形实心塔,大多是些小敖包。堆垒成2-4层重叠形圆锥实心塔的是大敖包。
一个地方的敖包的数目也不同,有单独的一个敖包,也有一个中心大敖包周围有数量不等的小敖包组成的敖包群。
这让小仙听的直迷糊:“我以为祭敖包是在祭祀蒙古包,原来不是啊。”
萨仁闻言一个劲的笑话她:“敖包不是住人的,是祭神的石头堆,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小仙闹了个大乌龙,只能尴尬的吐了吐舌头。
云中城这边的的敖包不在城内,而是城外的草原上要赶车走上个几十里地,难得的民俗活动小仙自是不打算错过。
就一般祭祀对于古早的先民来说是一种很神圣的事情。
若是有人亵渎了神灵,搞不好会被祭祀者杀了已平息神怒。
凑热闹是好事儿,搭上小命就不划算了,所以小仙早早的就把萨仁叫来指点一二,生怕做了不合时宜的事情。
这不显现就酿成了大错。
敖包一旦修建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这里祭拜,祈祷人畜兴旺。
云中城这边的敖包祭祀是非常隆重、热烈的,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远的牧民们都要坐着勒勒车,或是骑马,携带着哈达、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祭品赶来敖包处。
小仙的马车一出城就遇到了好些其它赶往郊外的马车,或是步行的百姓,一个个携家带口,面带笑容。
萨仁突然激动的喊她:“你看那边是敖包,只不过是那户人家的。”
小仙果见一个小石堆上面插着一个棋子上面缠着彩色的飘带,有的是新缠裹的,有的是旧的风吹日晒褪了颜色有些残破。
“你是说那个吗?”小仙本能指过去,被萨仁拦阻。
“那里面住着神灵,不能拿手指的只能拜,‘指’是对神明的大不敬。”
小仙立刻收回手,拿手抽了一下自己的手指,赶快向那个敖包拜了拜道歉。
小仙这才知道,原来敖包不仅有大、小数量规模上的区分,还有部落、氏族和家族之分的。
照这么说来,敖包是谁家都可以有的了?
方佳颖也算大户人家,不知道她家敖包是什么样,也不知道她那么伤心,这样盛大的节日会不会出来。
所性前路漫漫闲来无事,小仙便八卦了一嘴:“那方佳颖家也有自家的敖包吧,你家也有吗?”
萨仁立刻摇头。
“即使是敖包也是大户人家才有的,不然会怠慢了神明。方家虽学了汉人的姓,但他们是此地叫‘额尔古特’的大氏族,他们有属于自己氏族的敖包。”
“而我们此去的敖包也是有几个大氏族承建的,也是由方家做主祭的。”
原来方家不是大户人家那么简单,是这里有威望有名声的大氏族。
马车到了地儿,小仙下了马车,看着高高的敖包上飞扬的彩旗,还有盛装的人们,心情莫名的有一种澎湃和敬畏。
听萨仁说,草原辽阔各地祭敖包的时间不固定,但大多会在农历五月十三这一天。
小仙放眼望去,果然看到了人群最前面的几个大氏族,都穿着不同的名族服饰,方佳颖也在其中,盛装打扮同往日大不相同。
祭祀开始了,巫师是有五人组成的摆成阵势,击打着一面鼓,又唱又跳嘴里叽里咕噜念着听不懂的经文。
然后在敖包上插了一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依稀能看见布条上写着的经文。
祭祀的仪式大致上有四种:血祭、酒祭、火祭、玉祭。
巫师开始血祭,以方家为首的氏族把宰杀的牛、羊,供在敖包之前。
萨仁说牛、羊是长生天所赐,只有用牛、羊祭祀才能报答长生天之恩。
巫师诵经祈祷,众人齐齐跪拜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祈祷着什么。
小仙也跟着跪拜,不过比起旁人的虔诚,她更像是一个凑热闹的,眼神四处的瞟。
之后便是酒祭,巫师跳完一套祈神的舞蹈后,人们将大盆大盆的鲜奶、奶油、奶酒洒在敖包上。
小仙瞧着泼洒的牛奶、怪心疼的。
之后便是火祭,巫师一番唱跳,举着火把,从另一个人手中的火把上有人活着,然后将敖包前笼的柴火堆点着。
那猝然升起的火苗像是能将人心中的希望点燃一样,明明只是一个点火的普通动作,却神圣的像奥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系统又在派坑爹任务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