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就叫林寒生(1/2)
第2章就叫林寒生
“孩他娘,你说该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好?”林之青一边凝视着熟睡中的孩子,一边跟林氏轻声聊道。
林氏白了他一眼,嗔道:“看把你美的,火急火燎的。”
“那当然,我老林家的孩子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做大事业,要赶紧给他起个好名字,你快给想一个!”林之青傲然说道。
“我又没啥文化,哪里能想出什么好名字来。十里八乡不都说李先生是读书人吗,你不如去请他给想一个。”林氏提议。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林之青一拍脑门,继续道:“李先生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一定能给娃娃起个好名字,我这就去找他。”说罢,林之青就起身往外走。
林氏看到心里又是一阵好笑,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小家伙已经睡着了,长长的睫毛一动一动的,这幅可爱模样,林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袭来。
李先生,原名李富,是附近十里八乡最有学问的人。年轻时候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附近的村民们就亲切的称呼他为李先生。
据说,李富的祖上李老爷子曾追随安康公南征北战过,后来在一次战役中腿部中了流矢,留下了隐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自然无法再上战场。
此时李老爷子已经年过半百,对于频繁无止境的战乱已经厌倦,于是便向安康公请愿从军队退下来。
安康公体恤李老爷子这些年做的贡献,看到李老爷子实在无法再上战场厮杀,便同意了他的要求。
李老爷子拿着在军队拼杀多年积攒下的一点积蓄,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然而入目所见,却是路无行人、十室九空,再不复昔日热闹场景。当年的老友不是参军战死就是染了瘟疫病死,一念及此,不禁悲从中来。
事后李老爷子索性和家人一商量,决定往偏僻的大山里迁去,彻底远离战祸。
待走到小河村附近时,李老爷子满意这里安静清幽的环境,便和家人定居在了这里。
李老爷子在参军前便是家乡附近远近闻名的读书人,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想到以后在深山里,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出来,便在迁家之前购置了一大批各类书籍,随身带到了小河村。
为感谢小河村村民的热情收留,李老爷子主动教起了村里的娃娃们识字。多年下来,附近的几个村也知道小河村有一位见识渊博且愿意教娃娃们识字的老先生,便纷纷把孩子送到小河村来。李老爷子来者不拒,村民们对他更加尊敬。
李富的父亲李大年,是李老爷子的独子,奈何李大年根本没心思学这些笔笔画画的东西,倒是对围捕狩猎颇有兴趣,时常跟着村里的老爷们一起进山打猎,体格也练得颇为强壮。
李老爷子无法,便只好由着他。
直到李富出生,李老爷子才老怀稍慰。小家伙从小便表现的聪慧好学,让李老爷子很喜欢,而且李富读起书来那股不要命的劲儿,还颇像年轻时候的自己,李老爷子自然教的更加用心。
李富聪明伶俐,没几年便把李老爷子的藏书读了个遍,越发的博学起来。在把爷爷的藏书读完后,李富心里突然对外面的世界生起浓烈的好奇心来,便一心想要走出大山,去繁华的安康城做一番事业。
李大年夫妇舍不得独子离开,便百般劝阻。最后李福更是负气,留下一张纸条,瞒着家人独自走了,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二十年来李福没有任何消息,村里的人都以为他已客死他乡,李大年夫妇也绝了儿子还能回来的心思。
然而直到有一天深夜,“咚、咚、咚”的敲门声惊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李大年夫妇。
李大年夫妇吓的惊疑不定,起床开门后一看是外出二十多年的儿子回来,不免又是老泪纵横,三人抱头痛哭起来。
第二天,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消失二十多年的李富又回来了。
大家都很好奇李富这二十年来在外面做了什么,然而李富却守口如瓶,不肯对任何人说起。就连父母的询问,他也只是简单的说在外面做一些小生意。
对于儿子能够回来,李大年夫妇已是万分满意,哪里还会刨根问底儿子到底做了什么,更没有责备他当年一声不响就离家出走的事。
从大山外回来后,李富明显变了许多,再也不提外出的事。应村民们的要求,李富接过李老爷子,承担起了教娃娃们识字的重任。
李大年夫妇见儿子仍然单身一人,便张罗着给儿子说了一门亲事,日子过的平静殷实,只是李富眼里的落寞却是谁也看不出来。
如今李富已经六十多岁了,面容消瘦,身躯欣长,两眼饱含沧桑之色,两鬓也已斑白,永远穿着一身干净的素衣大褂。
林之青一路小跑,远远的看到正坐在自家门前的藤椅上闭目养神的李富,藤椅一前一后轻轻的摇晃着。
林之青大喊道:“李先生,李先生,我孩子生了,是个大胖小子,特地来请您给娃起个好名字。”
李富睁开微眯的双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青天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