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四章 哭泣的老夫妇(2/2)
不会有什么结果。
从自己家到局里挺远的,一共开了将近四十分钟才到。
这也是他在外面租房子住的原因,毕竟,就一辆金杯车可以用,只能用于公务。
而如果骑自行车上班的话,得一个多小时才能到。
他不想浪费这个时间,当然,出来住还有一个原因是自由,起码不用听老爸老妈的唠叨了。
停好车,张子扬信步下车,刚走到办公室的门口,就看见一对老夫妇在花坛傍边哭哭啼啼,女的说了一句什么,男的训斥了起来。
这俩人的穿着打扮,一看就是从偏远农村来的,男的穿着劳动布的裤子,裤子上面的蓝色已经磨蹭的快没了,白里翻着黄。
这种裤子,算是牛仔裤的劣化版,比牛仔裤要土气的多,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而且基本只有浅蓝一种颜色。
通常是作为工装来使用的,因为价格便宜,在市场上也能看到,不过,一般都在街边摊位上。
或许是因为要来城里,他脚上穿着新的千层底的布鞋,比起城市里从工厂流水线出来的鞋子,这种鞋子其实要更衬脚一些。
只不过,做工很麻烦,就是现在,很多农村人家也已经不穿这个了。
因为手工的千层底,基本都是农家趁着冬季农闲的时候,一针一线纳出来的。
所谓的纳鞋底,是需要不少工具的,比如锥子,顶针就是基本的,其他的布啊,浆糊啊也不可少。
之所以用锥子是因为鞋底很厚,针扎不透。
而顶针则是在针过不去的时候,进行一个顶的动作。
顶针的种类有很多,比如锥子的锥尾可以用作顶针,比如有圆环的钢顶针,还有的用布条穿过去的硬木顶针。
这种种工具都见证着工业时代之前,人们的生活面貌。
这位老大爷不光鞋子令人瞩目,头上还带着一个鸭舌帽。
后来鸭舌帽成为了一种时尚标志,不过,这时候的鸭舌帽却是一种复古的标志。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鸭舌帽,和欧美流行是没什么关系的,人家追随的是列宁同志。
老大爷身上古典味道很浓厚,他身旁的大妈也是如此,同样是千层底,身上的衣服也没什么花色,唯一可以识别男女的是头上天蓝色的纱布围巾。
这种围巾和千层底一样,都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在过去,不管是老太太还是大姑娘,新媳妇,都带这种围巾的,因为是棉纱布料,吸水性好,冬天可以防寒,夏天可以擦汗,一年四季都可以用。
以前穷,有的人家买不起新衣服,便只能买一个新头巾意思意思。
这和杨白劳给自己闺女买红头绳是一个意思。
后来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物质丰富起来,这种头巾便慢慢被淘汰了。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看书屋】
不想错过《重回2001》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