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八章忍饥为姥姥(1/2)
第六十八章忍饥为姥姥
看今日,丰衣足食。忆昨日,饥寒交迫。这就是社会的变化,伟大领袖毛主席设计的宏伟蓝图,一代代的伟人们,正在一笔笔的精心描绘着。并且,一笔一个新色彩。
所以,时代向前进了,不但要努力的向更加富裕文明的前方社会奔跑,更要回回头,看看曾经的贫穷生活。就像伟人列宁教诲道的:千万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所以,我总是喜欢回头看,总是乐意卧薪尝胆,横竖做比较。更何况,我从骨子里,就是一个特别知足的人。
每每的传统的寒衣节,按我们鲁南地区的风俗,这一天里,已经结婚的女士,要去娘家,为过世的父亲或者是母亲去上坟。并且,只是结婚以后的女士,才有资格去给过世的父亲,或者是母亲去上坟。而没有出嫁的时候,父亲或者母亲就已经过世了。那么,这个女儿是不能给过世的父亲,或者是母亲上坟的。为什么呢?据老人们讲,在女儿没有结婚之前就去世了,就说明没有养育成功。所以,就没有这份孝心的回报了。要不然,就会给依然健在的父亲,或者母亲折寿了,这可是大忌呀。所以,为了给依然活蹦乱跳的父亲,或者母亲,一个长寿的福气,就要遵循这条风俗。这可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习俗呀。直至双亲都没有了,才可以无拘无束的给双亲上坟。
姥爷在我母亲结婚没有多长时间,就去世了。所以,母亲自然是每年的寒衣节,就要去为姥爷上坟去的,以示孝心。可是,不能空手去吧。就只能尽能力的,带上一点礼物,更别说还有非常疼爱我们的慈祥姥娘。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就是撒子和馒头为最好的礼物了。什么点心、白糖了,都是买不着的。并且,即便是有,也是买不起的。
清楚的记得,在我十岁的时候,1971年农历的十月初一,是个礼拜天,我刚刚的起床,便问道母亲,“娘,我今天早晨干什么活呢?”
“小容妮呀,今天是十月一,吃过早晨饭,我就去你姥娘家给你姥爷上坟去,你就去龙瑞饭店,用小麦换上几斤馒头去吧。”
“好的,娘,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于是,在母亲的一再吩咐下,我早晨饭也没有顾得上吃,用一个布袋,带上十斤小麦,匆匆的往正西边的龙瑞饭店走去。
虽然,我们村庄离龙瑞大约有七里多地,可是,小孩子是不怕累的。所以,很快就来到了龙瑞饭店。
哎呀,等着买馒头的人,排成了一条长龙。我们都是着急的等待着,一锅馒头出来了。可是,只有几个人能够买得到。
怎么办?眼看太阳正午了,馒头还是买不上。这时有人说了,“咱们去粮所卖了小麦,用钱买馒头吧。”
于是,有的人就去了粮所。我看着很多大人们去粮所卖小麦了。于是,我也没有多想什么,随大溜,很快的来到了龙瑞公社粮所。
粮所工作人员很是利索的收购了我们的小麦,价格是每斤两毛五分钱。那么,十斤小麦,就是两块五毛钱了。这本账,一直留在我记忆的最深一层。
卖了小麦了,我便随着人流,又一次返回了龙瑞饭店。天哪!买馒头的人们,依然是有增无减。
我是非常的着急了,小孩子本来是很容易害饿的。可是,这么的着急的情绪,自然是没有来得及想着饿。只是眼巴巴的望着和我一样着急眼神的买馒头人群。
可是,制作馒头的人员,却是沉住气了。按照他们的工作流程,有条不紊的制作着馒头。
真的是饱汉不知饿汉的急。其实,这么多的买馒头的人,他们是顾不了的。再说了,面粉是需要发酵时间的,他们也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怎么办,母亲还在等着馒头,送给我亲爱地慈祥地姥娘吃呢。
一想到母亲也会是很着急的心情,我这边,更是渴望着面粉呀面粉,快点发酵长胖呀,龙瑞饭店的工人师傅们,快点加些柴禾蒸制馒头啊。
正在我非常着急,非常渴望的时候,四妹妹来到了我的面前。没有买上馒头的原因,自然就明白了。
四妹妹说道,“咱娘说是要你吃饭呢。”
母亲安排的事情,没有办成功,我对四妹妹摇摇头,捂捂胃,眼睛湿润了。
四妹妹看我不愿意吃饭,于是,又加重了语气,“小容姐,你都一天没有吃饭了,咱娘是专门让我来,要你吃饭的。”
可是,小麦是换来人民币了。但是,人民币没有换来馒头,我还吃什么饭呀。
我流出了无奈的泪水,看看许多买馒头的人非常失望的走了。于是,我和四妹妹也急匆匆的往家的方向赶来。
夕阳西下,我和四妹妹快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饥饿早就过去了,听有年纪的人说过的情况,是饿过时了吧。
就是大约半个小时,我和四妹妹便来到了家。于是,边和母亲说道买馒头的情况,随便把两块五毛钱递给了母亲。
母亲非常疼爱的问道,“小容妮儿,吃饭了吗?”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上苍授予的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