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9章风讯(1/2)
第139章风讯
“咳,子陵,我家这孩子不懂事。”沈双全拖着沈沅的衣袖,拉他到颜晗跟前。
沈双全摸摸额头,他知道,那琴是桐庐公主的遗物,原本要埋入墓室,永远封藏。但皇帝说那是前朝孝清帝亲手斫的琴,不忍其就此不见天日,因此留了下来,按公主生前之意,交由颜晗保管。
颜晗摇头:“无事,那琴本就无人弹奏。”
留着,也不过是一个缥缈无依的念想罢了……又或许,桐庐特地将这琴留给他,是还有什么未尽的话要说?
“军师。”一人快步走进茶室,木结构的小屋被沉重而焦急的脚步震得“吱吱嘎嘎”响个不休。
屋内的年轻人好奇地打量着走进来的人。
那人一身便于行路的紧身衣袍,行色匆匆,似乎刚上码头就直奔此地。
“我们在平江发现了这一出戏。”那人皱了皱眉头,犹豫一番,仍将手中包裹着的戏本交给颜晗,“虽并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可……”
竟有人将桐庐公主的旧事写进戏本,其中还颇多臆测之处——当真有些胆大了。
颜晗随意翻过几页,面色微沉,“……也未必都是臆测。写这出戏的是何人?”
“这……”那人抬眼望一眼沈双全,“这出戏最早是沈家老太君教平江的小戏子们唱的,写戏本之人,据说就是沈老太君的玄孙女,目下与老太君一道居于天平山下忠烈庙旁。”
“噢,家中祖母原是女伶出身,唱那越剧的,平日就爱听戏解个乏,偶然兴致来了,便教那些小戏子几句……”沈双全见颜晗神色古怪,不禁凑上前瞄了一眼戏本,“这戏不好看吗?”
“不,很好看。让人想起了许多事情,连我已经记不清的那些,都一一记录在此中。”颜晗抬起头,“沈先生,那位跟着老太君居住的娘子,不会亦是‘青青’吧?”
沈双全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从没见过这样的颜晗,仿佛眼中有什么东西一下子被点亮了一般。
“子陵先生,正是家中青表妹,与太祖母寓居于外。”沈淙凑上前,答道。
“诶?淙郎,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沈双全瞪眼,“老太君与你妹子搬出去住这等事,哪里用得着在子陵面前提起?”
叫旁人来看他家宅不和的笑话吗?
沈淙吐了吐舌头,低头谦恭地答道:“大伯,父亲告诉侄儿,说太爷往日常教训子弟要实事求是,我们觉得瞒下的是一件小事,或许对于别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沈双全叹口气,心中无奈。
或许这就是沈家造下的孽吧?当年沈云于大漠中目睹桐庐公主被害,却因一时胆怯不肯说出口,隐匿真相数年,得知此事的沈老太爷气得连连跌足,不久后忧愤离世。
不瞒也好,这些年颜晗帮沈家良多,他们总要还这个人情的。
“沈先生回去看看那位娘子吧。”颜晗随手将戏本搁在茶案旁,向沈双全一笑,“当年承沈先生厚爱,然我不惯与人交际,无以为报。但那位……青娘子,为人灵秀,想必能帮先生更多。”
“我那外甥女?”沈双全摸摸下巴,心中一跳,这些年来,他可从没见颜晗笑过,这事真不寻常。
老实说他对沈青青印象不深,只记得她在家中时乖巧懂事,因妹子沈云的缘故,沈双全偏爱她一些,常招来女儿沈蕊的妒忌。
颜晗翻了翻自平江送回来的信件,又道:“听闻平江近来有一轻绸风靡,名为‘江南雪’,那轻绸寄于铃花布庄中,只送不卖,乃无价之物。种种痕迹表明,那轻绸亦出自天平山左近。”
沈双全心中一动,他一个生意人,那轻绸的事自也有所耳闻,一面感叹织绸人手艺之巧,一面佩服那只送不卖的做法为下一批轻绸上市造足了势。
今日听颜晗这话,似乎意指那轻绸亦出自外甥女青青之手?
他家青青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爹,我们就早先回去吧?”沈沅忧心忡忡,“往日九妹就与表妹有些龃龉,这一回将表妹逼出了家门,老太君也离家另住,二叔二婶和十七娘都有信件寄来,想必其中的事与往日小打小闹不同。”
他很担心。
沈蕊被吴氏惯得飞扬跋扈的模样,他是知道的,沈蕊平日如何苛待下人他也有所耳闻。
“行,今日晚些时候就回去。”沈双全也觉事情不简单,向颜晗一揖,“我还要带着后生们去祭拜祖坟,子陵,告辞了,来年见。”
“沈先生,或许不必来年就可再见。”颜晗向他点头,将他们送至凤凰亭外,才折返茶室。
“军师,师尹跟随两浙路的方大人,给弟兄们传来的消息上说,那位方大人正暗中追查当年漠北军连失七城,并殿下死于塞外之事。”方才回报的人一路跟在颜晗身后,待沈双全等人都走了,将近日平江城中事一一说来。
“那他当真好胆量。”颜晗攥起拳,“那年轻人真不是桐城方氏的人?”
一个来历不明的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公主种田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