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23、蛤蟆烧烤(1/2)
23、蛤蟆烧烤
“真的?”蛤蟆闻言,试探着咬了一口手里剩下的肉串:“还真是,能吃。”
苏平头上黑线一脑门儿,这是什么话?先前那些烤糊的,半生不熟的不也都能吃。但是,苏平忽然反应过来了,这小子,自己烤得自己连尝都没尝,先拿来祸害别人。不过,看小伙子挺高兴的样子,算了算了,不追究了。
蛤蟆举着烤串就冲进了网吧里:“正夫,成了成了,这次的能吃。”
杨正夫哧溜就钻进了吧台下面,只露出一只手摇摆着:“能吃我也不吃,这辈子,我再也不吃烧烤了。”
蛤蟆一腔兴奋扑了个冷板凳,但随即又高兴起来。走到网吧门口,守着烧烤炉子,对着马路上稀疏的行人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免费的烤串品尝啊……”
这世上什么东西最吸引人?
免费的东西。
尤其是那些家庭主妇、大爷大妈大嫂子。一开始,路过的人还将信将疑。有一个开了头,不一会儿就围上来一大帮人。那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一边啃肉串还一边评价:“这肉串味道不赖,就是不够烂糊。”
蛤蟆在路边散了半天的财。最后剩下一只烤鸡腿,探头进网吧:“正夫,你真的不吃?最后一个,不吃可就没了。”
正在做习题的杨正夫捂着嘴摇头。这孩子看来是真的被蛤蟆的烧烤吃伤了。
第二天,蛤蟆就失踪了。
蛤蟆一走,网吧里还挺冷清。苏平都有些不习惯。这时苏平才发现,新年在三人折腾的鸡飞狗跳中不知不觉早过去了。
工厂开了工,杨正夫的父母都去上班,基本上没人管他,他就从早到晚待在网吧。补习功课的间隙,偶尔帮苏平干点活儿。但大多数休息的时候,都是和苏平扯闲话。杨正夫的外语口语因此上了一个大台阶。
但少年就是少年。他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苏平的来历。为什么一个会很多东西的人,会甘心在小城市做一个网吧管理员?甚至,他想都没往那里想过。
蛤蟆消失之后,俩人的生活摆脱了顿顿烧烤,但是又迎来了方便面。两人谁都没考虑过做饭这个问题。
转眼杨正夫就开学两个星期了。每天下午放学,他都会准时到网吧报到。来网吧的人对于这个在吧台后面写作业的少年已经见怪不怪。
蛤蟆消失了二十多天了。在苏平差不多快要把他忘记的时候,这小伙子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老板有事,提前关门歇业。各位对不起了。”
网吧里寥寥几个玩游戏的,当即就不满起来,纷纷叫嚷:“你算老几,让我们走就走。我们时间还没到呢。”
苏平以为,以蛤蟆的德性说不准得炸,说知道那小伙子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道:“大家听我说。我们‘蛤蟆烧烤’今日隆重开业。诸位兄弟要是赏脸,跟我走。今天我请客。”
这好事,哪里找去?那几个小子立刻就换了一张笑脸出来:“好啊。没说的,哥们儿走着。”那兴奋的样子,让苏平怀疑,这几人来这里上网,就是为了蹭烧烤吃。
“我不去。”杨正夫一跳老远。这一声异军突起,网吧里的人纷纷向他望去。
蛤蟆长手一捞,强硬的把杨正夫圈到面前:“我说哥们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别人都赏脸呢。可没你这样下哥哥脸子的。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另外几个小子跟着起哄:“去吧,去吧。人多了热闹。”
杨正夫脸都白了:“说什么我都不去。别说吃了,听到烧烤俩字我都想吐。”
蛤蟆根本不管那些,圈着杨正夫向苏平道:“张姐,赶紧收拾了关门。今天可是咱们餐厅开业的大日子。”
那几个来网吧上网的小子一听,纷纷帮苏平打扫卫生。一伙人出了网吧,只见网吧门口停着一辆拖拉机。蛤蟆不由分说,抱起杨正夫就扔到了拖拉机斗子里。向众人一声招呼:“兄弟们,走着。”不得不说,蛤蟆这小伙子长得不敢恭维,但是自来熟,言语间调动氛围,笼络人很是有一套。
几个年轻人呼啦啦就上了拖拉机。苏平农村长大的,见了拖拉机只觉得分外亲切。抬腿就上了拖拉机头和车斗子连接的拉杆上。
蛤蟆一声高呼:“坐稳了。”拖拉机烟囱里冒着黑烟,砰砰砰就开了起来。车上拉着一车兴奋莫名的年轻人,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出了小城大约四五里。一片小彩旗笼罩的空地出现在眼前。空地四周全是上一年收割过的庄稼地。看着荒凉的很。这块空地很大,除了用铁丝网围拢的篱笆圈起来的地方,四周一圈还有四五十米宽的地方。都能开个跑马场了。
三角铁焊的大门上,一块巨大的招牌。深蓝底儿,大红字。上面写着‘蛤蟆烧烤’。苏平刚感叹完这块场地真壕,又被蛤蟆的自娱精神感慨了一把。
但问题来了,你把个烧烤场开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儿的荒郊野外,这是要闹哪样?
蛤蟆听见苏平的问题,挠了挠头,半天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村姑的逆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