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一章 不如弃武从医(1/2)
第七十一章 不如弃武从医
“你说,我听着。”卫泱故意正襟危坐,一脸权威的望着宁棠。
宁棠也不是个婆妈的人,当即讲道:“这些年在北关,我体会最深的除了粮草物资的匮乏以外,便是军中的军医太少,医术也不够精湛,甚至有些拙劣。羌人虽善战,但每回与羌人对战,我方因治疗不及时而丧命的士兵,远高于直接战死的士兵。我想,我若能学点儿医术,来日或多或少也能帮上点儿忙。再有,这些年在北疆,我造下过不少杀孽。若能一手杀人,一手救人,也全当是为自己赎罪了。”
听了宁棠这番话,卫泱哪还笑的出来。
满满的都是心疼。
卫泱不曾亲历过战争。
但在穿越之前,她看过很多部有关战争的纪录片。
那只是战争的冰山一角,已经叫人觉得血腥残忍到无法直视。
卫泱可以想像,却不敢说她能体会宁棠身在血肉横飞,到处都是残臂短肢的战场上时。究竟是何种心情。
她与宁棠是从小一起长的。
那样娇生惯养,泡在糖罐子里长大的宁棠。
在北关的这五年,究竟是怎么挺过来的?
卫泱纵使已经两世为人,也没有自信能在那样的地方安身立命。
“宁棠,你还会离开京都,去北关吗?”卫泱问。
“我也说不好。”宁棠答,“倘若天下太平,自然用不上我这个带兵打仗的,可要是有恶人作乱,不论是北关还是南疆,我自然要为朝廷效力。”
“你就不能留在京都,别走吗?”
“怎么,小泱舍不得我?”
卫泱自然舍不得宁棠。
她心里矛盾的很,既盼着宁棠能建功立业长出息,又怕战场上刀剑无眼,宁棠会出事。
傻宁棠,为何当初要选择穿上一身戎装呢。
“当什么威虏将军,我宁可你永远都是个纨绔。”
“傻话。”宁棠望着卫泱,目光温和而澄湛,“你只说你肯不肯教我。”
“你这个年纪想改行当郎中恐怕是不成了,不过你只要肯学,当半个郎中使还是不成问题的。”
“你若肯教我,我一准儿好好学。”
“治病救人,人命关天,我可是很严厉的。”
“小泱放心,我一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卫泱闻言,还是有些犹豫。
“拜师礼都收下了,可不许反悔。”
拜师礼?卫泱不由得将手中那把镶绿松石的匕首握紧。
罢了,拿人家的手短,这徒弟她收了。
“那好吧,先叫声师傅来听。”
“师傅。”
“乖。”
宁棠粲然一笑,“走吧小师傅,徒儿带你摘花去。”
“什么小师傅,听起来像是在喊小和尚。”卫泱抱怨说。
“你怎么会是小和尚,你是姑娘,应该称呼您一声师太才对。”
“呵呵!宁棠你想被我推下船是吧?”
宁棠不以为然,“没有我,小师傅能回去岸边吗?”
“要不咱俩试试?”卫泱袖子一撸,就朝宁棠泼了一捧水。
宁棠也不示弱,两人便临时在小船上开起了泼水节。
最后,荷花没摘几朵,也没分出胜负。
两人却都成了落汤鸡。
卫泱原本以为宁棠只是临时起意,才说要随她学医术的。
没想到宁棠这回很认真。
第二日一早,就来向卫泱请教医术。
既然宁棠是正经要学,那她必定得竭尽所能的用心教。
其实,学医和学习其他技能一样,都是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想要成为一个好中医,天赋很重要,日积月累下来的断症经验也很重要。
而更重要的是,要从入门起就系统的学习,结结实实的打好理论基础,绝不能糊弄马虎。
但这套传统的学习方法,显然对宁棠并不适用。
卫泱记得,孔子他老人家曾提出一个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很英明的教育理念。
那就是因材施教。
宁棠之所以要学习医术,并不是为了开药坊当郎中。
而是为了尽可能的在战场上多救活一个伤兵。
战场上最常见的就是利器伤,再有就是骨折和肢体的断裂伤。
比起教宁棠把脉,倒不如多传授他一些比较实用的急救方法。
譬如,包扎止血和固定伤肢。
除此以外,再叫宁棠熟背几个有止血镇痛等功效的药方,也就能应付多数情况了。
关于背药方,不需要什么天分,死记硬背下来即可。
至于包扎,纸上谈兵无用,必须得实践。
于是,卫泱便叫来半夏扮演伤者,用半夏来给宁棠示范包扎的技巧。
而宁棠那边,则拿仲晨来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未央宫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