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章呐喊(1/2)
第九章呐喊
这回轮到李国庆发蒙了,一下子傻了:什么情况,收了你,我才八岁好不好,属于尚未发育少年儿童,正处于花朵阶段。
那丑姐又接着说道:“少爷,你让俺当兵,俺要报仇。俺从小练过,不怕吃苦,不怕死。求求你,收了俺吧。”
李国庆看着面前的女人,疑惑的问道:“你会武术?”
“会,要不俺怎么从清狗手中跑出来,只要少爷让俺当兵,让俺报仇,什么条件俺都答应。”丑姐坚定地说道。
李国庆想了想,自己正缺保镖呢,虽然是个女的,但总比没有强吧;尽管难看了点,正好省的将来别人说闲话,说道:“准,王全,你先带她下去安排一下。”
自此以后,太子就多了一个身着铠甲、面罩黑纱的护卫,名曰仇姐,再也没人见过那摘掉纱巾的面庞。
阎尔梅算是明白了,敢情这位太子爷是荤素不计,美丑不辨,老少皆宜,男女通吃,完全一副混不吝的样子。
李国庆又看了看周昌,周昌说道:“殿下,我们是三个人,拜了把子的,我不能把他们俩扔下不管。”
人们本以为太子会犹豫,谁知李国庆开口道:“一起来。”阎尔梅心中暗叹:I服了YOU。
在周昌和丑姐一同出去以后,李国庆对着几个戏班子的人说道:
“他们几个秀才,一时半会儿还编不出来曲儿来,你们也别闲着,跟本王到旁边的跨院,本王写了首曲子,教你们唱唱。”
回头又对卫胤文说道:“这儿归你管了,完了事儿叫我,让那些秀才抓紧点儿。”说完带着几个戏班子出去了。
板凳太子居然还会创作歌曲,一下子就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有好事之人也悄悄跟了过去,看看太子能弄出一支什么样的曲子。
到了跨院,李国庆让他们站好队形,说道:“本王写的曲子不难,以你们的水平一会儿就学会,但本王要求的是气势,因为本王写的曲子是为百姓写的,是为大明写的,是百姓的心声,是大名的呐喊。”
接着,又强调说:“本王不要温文尔雅,不要婉约,本王要的是嚎叫,像野兽一样的嚎叫,要唱出百姓的气势,军人的气势,大明的气势,好了,现在开始吧。”
童声很稚嫩,但李国庆扯着脖子吼道:
“狼烟起 江山北望;龙旗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 谁能相抗。恨欲狂 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
全场安静了,从没有听过这么简单的曲调,从没有听过这么直白的语句,但也从没有听过这么激昂的曲调,从没有这么撬动灵魂的语句。
一遍、两遍、三遍……歌声由和风细雨渐渐化为狂风暴雨,由婉约化为豪迈,由豪迈化为呐喊,由呐喊化为心声。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跨院,仆人们来了,衙役们来了,难民们来了,秀才们来了,周昌和仇姐来了,戚才良来了,刘肇基、卫胤文、阎尔梅都来了。
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哼唱起来,起初是小声的,慢慢是大声的,然后是高亢的,呐喊的,泪流满面的,热血沸腾的,终于汇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跃然而出。
稚嫩的李国庆,望着眼前的场面,不禁心潮澎湃,听着这再也熟悉不过的乐曲,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想起了那百年的屈辱,想起了民族的振兴。
不由得攥紧拳头,挥出手臂,高喊道:“打到大清,恢复大明!”
卫胤文、刘肇基、戚才良、阎尔梅……一个个都被惊呆了,这个八岁的板凳到底是人是鬼,居然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把人们挑动的热血沸腾。
第二天,扬州各个主要路口都搭起了不大的台子,起初人们并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不大一会,台子上发生的事情,不由引得市民们,议论纷纷,驻足观瞧。
有的是难民控诉清军的暴行,残缺的肢体,丑陋的伤疤,一声声,一句句,诉说着无尽的血泪,唤起了百姓们的认知和同情。
有的是上演清军肆虐的戏曲,虽然编排的仓促、简陋,然而仿佛一幕幕真实的情景再现,让人们感到,这样的恐怖,距离自己是那样的近。
有的则是秀才们在慷慨陈词,平时摇头晃脑的秀才们,居然大义凛然、义愤填膺的痛斥清军的无道和残暴。
一开始,大伙还不以为意。但听着听着,渐渐的被戏台上上演的故事所感染,一桩桩、一件件,清军的暴行似乎就在眼前。
人们议论着、唾骂着、叫嚷着,呼喊着,“打到大清,恢复大明!”的口号此起彼伏。沉睡中的人们,在渐渐地被唤醒。
茶馆酒肆、勾栏瓦舍,仇姐参军、秀才罹难的故事,更是被编为了戏曲,评书、小调、童谣四处传唱。
一处处的难民,一处处的乞丐被组织起来,学唱那首激昂慷慨的战歌。
故事在宣讲,战歌在传唱,心底在呐喊,斗志在昂扬。
望着这一切,李国庆深知百姓心里的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