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九章 弹劾(1/2)
第十九章 弹劾
南京,朱由崧在自己的书房内,望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疏和条陈,心里这叫一个乐呀!弹劾吧,使劲弹劾。朕就喜欢看到,你们对我一万个不顺眼,却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
因为那些都是弹劾太子朱莲璧的,而他手中却拿着儿子给他写的纸条儿:
父皇,别信这帮大臣的鬼话,儿子只干了两件事儿,一件是把贪墨咱家钱的那个太监给宰了,一件是把军权给父皇收回来了,以后朝廷上谁要是再不听话,揍他!
作为皇帝,朱由崧不是不想治理好国家,也不是不管江北四镇。一是自己不会治国,更不懂军事,只能由这些大臣将军们摆布。
另外自己是被人家捧到皇位上的,小命其实是攥在人家的手里,所以也就只能当一天皇上撞一天钟了,其实要不是大臣们要求,他连钟都懒得撞。
现在好了,儿子出息了,先把那个他早就看着不顺眼的太监给宰了,又把军权给夺了回来,这以后的皇帝当的该多威风、多过瘾。
现在唯一的隐患,就是西边的左良玉和南面的郑芝龙了,不过也没关系,谁让咱儿子有本事呢,估计他早就琢磨怎么把这俩人给收拾了。
正在胡思乱想呢,旁边的太监说道:“皇上,马士英、阮大铖、钱谦益、姜曰广几位大臣,说是有要事求见。”
朱由崧一听,烦什么来什么,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见礼之后,马士英开口道:“皇上,不知臣等的奏疏,可曾御览?”
朱由崧听完,随即应付道:“御览了,御览了。只是奏疏太多,不知道哪个是你们的,有什么事情,爱卿尽管直言。”
几位大臣这才注意到,朱由崧桌案上的奏疏已经快把他盖住了,几乎看不见皇帝的身影,真正做到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还真是难为这不太识字的皇帝了。
马士英看了看,又继续道:“皇上,太子在江北,违背祖制,无视皇上、擅杀大臣、私揽军权,理应解除其总督江北之职,召回南京问责。”
朱由崧说道:“你们也说的是太子的事情,那正好,这些说的好像都是太子的事,你们抱回去,帮朕看看吧,省着我心烦。”
说着,就命太监将弹劾的奏疏,一本一本的装进一个大木箱子,摆在几人面前。桌案上终于清静了,又能看到皇帝那张欠揍的脸了。
阮大铖见朱由崧不搭碴儿,急忙说道:“皇上,我们的意思是,太子的事情,您给个意见,到底该怎么办?”
朱由崧想了想,说道:“太子还小,是得好好教育教育。这样,你们谁过江一趟,就跟太子说:皇帝说了,你还小,要跟叔叔伯伯们多学着点儿,赶紧抓紧时间办事儿,办完事儿回南京,朕想他了。”
几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搞明白再往下该怎么办。为了避免冷场,钱谦益试探着问道:“皇上,这就完了。”
“这哪儿能完呀。你们告诉他,说朕最近看书,看到了恐龙让梨,我就想呀,要让太子学恐龙,四处让梨,你看这样多好啊,大家和和气气的。”朱由崧假装思索着,说道:
“千万不要学司马光把缸砸了,你们就跟太子说,我带着他从河南一路要饭过来,手里的碗缺个边儿,都心疼的要命,还别说把缸砸了,那得心疼死。”
这几位大臣一听,这都什么和什么。姜曰广道:“皇上,是孔融让梨。”
朱由崧连忙说:“对对,是恐龙、是恐龙。”
钱谦益这个气呀,瞪着姜曰广暗骂:挑字眼儿你也不分个时候。说道:“皇上,我们几位大臣的意见,是将太子召回南京,让史可法继续督师江北。”
朱由崧听完,应承道:“诸位爱卿说的都对,都对。你们说让谁督师江北?”
钱谦益只好再次强调一遍:“万岁,我等的意思,是请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史可法继续督师江北。”
“巧了,你们看史可法上了道条陈,自请辞去督师江北之职,愿意在太子帐下效命,你说人家史可法自己不愿意干,我就是皇帝,也不能硬逼着是不是。”朱由崧不慌不忙的说道。
几位大臣一看,这太子的能量还挺大,史可法那老倔头都让他给忽悠的辞职了,我们要过去劝太子,是不是得让他忽悠的投江啊。
正在犹豫之间,就见一名太监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说道:“皇上,江北急报。”
“念。”朱由崧朗声道。
“正月初十,太子在徐州召开抗清誓师大会,命令四镇撤藩。广昌伯刘良佐、东平伯刘泽清率部下抗命,被太子就地斩杀。”
太监刚念道此处,就被马士英打断了,问道:“你刚才说把谁给杀了?”
“回马阁老,是广昌伯刘良佐和东平伯刘泽清。”太监答道。
马士英倒吸口冷气,这太子的胆子也太大了,擅自斩杀一品大员还不够,连伯爷也敢下手,不行,一定得把那个小子弄回来,要不江北就得让他翻聊天。
对着太监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