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二章 政策(1/2)
第二十二章 政策
徐州,李国庆的临时府邸已经改为前敌指挥部,指挥部的主要成员正坐在大堂,讨论即将公布的各种文件和公告。
对,就是文件,因为李国庆觉着什么条陈呀、奏疏呀,听着不顺耳,一律改称文件。
史可法说道:“根据殿下的想法,和这两天与众位大臣们的商议,在政策方面主要提出以下三点:
第一、从即日起以长江为界,江北各府、州、县,取消三饷,同时无论何种税负一律免征三年,包括田赋和丁税,但盐、铁专卖不在其中。
第二、废除匠籍制度,所有工匠身份等同于农,工匠不仅可以自行制造,也可以自行销售,三年之内同样不用交税。
在明朝,工匠生产的产品是不得自己贩卖的,只能依附于官宦、地主、士绅等,为他们从事生产。
所以你在明朝,想上街买口铁锅,对不起,没有卖的,只能到铁匠铺定制。铁匠铺是谁家的呢?是地主士绅的,铁匠只是给他们干活的。
当然也有禁止制造的,不得私自制造武器,不得私自制造货币,不得私自从事宫廷制造。
第三、废除商籍制度,所有商人身份等同于农,加强集市建设,方便物资流通。
殿下,根据现实情况,鼓励开垦、奖励农耕,意义不大。都要打仗了,大多数人是没心情开荒种地的,而且条件也不允许。”
李国庆点点头说道:“加个‘暂行’俩字,如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在调整。钱粮补给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史可法说道:“殿下说的发行战争债券,我们觉得可行,基本的想法是以盐铁收益为抵押,发行为期三年的战争债券,总收益二成,粮食、骡马均可以折合银两后购买。如果殿下同意,我们再制定详细方案。”
李国庆想了想说:“仅靠盐铁收益的抵押恐怕不够,信用力不强。咱们现在还有多少银两?”
“通过抄没刘良佐、刘泽清的家产,以及整风肃反以来的罚没,总计有一百七十多万两现银,由于各部精简了不少人员,武器和盔甲倒是不缺了。”史可法答道:
“现在缺的是粮食,所以这次发行债券,我们也打算以收粮食为主,否则即使攥着大把的银子,也没地儿买粮去。”
李国庆说道:“银子暂时倒是够用,那发行债券的事儿就先缓一缓,过上一两个月,我再把神仙告诉我的东西弄出一两样来,这样就可以用股权或者收益权做抵押,再加上盐、铁的收益,信用力就差不多了。”
高杰插话道:“殿下又有好东西了。”
“高将军,这次你就别惦记了。不过粮食的问题是个大问题,这样,我先向父皇从江南调一批过来,以解燃眉之急。”李国庆笑了,说道:
“然后我再想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像现在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毕竟民以食为天,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嘛。”
“殿下,还有一个问题,看看你能不能一并解决了。”史可法继续道。
“还有什么问题?”李国庆诧异道。
史可法道:“就是鞋子的问题,我们的兵士,现在还有很多人几乎是打着赤脚,没有鞋穿。鞋子的数量缺口太大,这还是在没有行军的情况下。”
李国庆还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鞋是怎么做的,看了看自己脚上的鞋,没瞧出所以然,估计也是钠鞋底子吧。
不过这么大量的缺口,以现在的生产资料,做布鞋是根本不可能的,从后世的办法中也没想到如何迅速解决。突然想起了长征的故事,编草鞋呗。
于是指了指阎尔梅:“这个,你得让他来给你解决。”
阎尔梅见状道:“殿下,您这可是为难我,写个诗、作个赋我还行,这做鞋我也不会呀,您让我上哪里给您弄鞋去。”
李国庆说道:“你先说说宣传方面的工作,说得好了我就告诉你怎么做鞋。”
“殿下,我们是这样安排的:各个城池都组建了宣传工作队,用说书、唱曲儿、演讲的方式,对百姓进行宣传教育;至于村镇,现在还没有能力达到。”阎尔梅道:
“还有就是秀才们培训的差不多了,只不过人有点少,分配到各个部队,也就十个八个的,怕是一下子达不到殿下的要求。”
“这件事急不来,思想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只要方向对了,不必急于一时,一步一个脚印就行了,”说完,李国庆好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问道:
“我让你写的那本书,写得怎么样了?”
“什么书?”阎尔梅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就是我在船上给你讲的。”李国庆道。
阎尔梅道:“时间太紧,只写了一半儿。”
“那得抓紧时间,不用太细致,大概齐就行。宣传不能只在我们江北这边进行;敌后,更是重中之重。”李国庆解释道:
“你想多尔衮要是看见这本儿书,你阎尔梅一定是清廷的头号通缉犯。所以我们还要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