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七章 告示(1/2)
第三十七章 告示
北京,和硕礼亲王王府,代膳的书房内。
肃亲王豪格显然有些不痛快,说道:“二伯,多铎、阿济格和我都是亲王,这次南征两人是主帅,只有我是副帅,这不是欺负人嘛。”
代膳沉吟道:“肃亲王,你怎么就看不出来呢,咱们一直被多尔衮排挤,你当副帅,据说还是小皇上和太后提的,看来小皇帝还是很念你这个兄长的。”
豪格一肚子怨言:“自从上次您开导我后,我事事随着他们,可到头来别人是主帅,我却是副帅。洪承畴有什么本事,松锦一战还不是被我们活捉了,给他当副帅,我一万个不服。”
“这次征伐山东,遇到的主要抵抗,是前明的官员和军队。多尔衮用洪承畴,目的是以安抚为主,剿灭为辅。”代膳耐心的解释道:
“如果用你当主帅,汉人们的反对情绪势必增加,将影响南征的步伐。这点儿都没看出来,你还能当主帅?”
豪格还是有些不明所以,又问道:“二伯,那这次出征,到底是听洪承畴的,还是听我的?”
代膳白了一眼豪格,心想你这不是弱智吗?只好又耐心的劝道:
“当然谁是主帅听谁的。安抚、劝降,这是洪承畴的长处,你听他的没错;一旦开战,就有你用武之地,切莫耍心眼,好好的把你的一路威风打出来。”
说完看了看豪格,又不放心地说道:
“别再动歪心思了,皇上还是记着兄弟之情的,这辈子你就好好的辅佐皇上,再有差池,可就是灭门的祸患呀。还是那句话,听二伯的,没错!”
得知明军大举进攻济南,多尔衮是再也坐不住了,山东兵力空虚,多铎东征还没有消息,经过商议命洪承畴为主帅,豪格为副帅,驰援济南。
洪承畴率领一万骑兵从京城出发,马不停蹄,仅用了五天就狂奔到了济南城下。
放远望去,城头上依然是清军的旗帜。已经效忠清廷的,原明朝的济南知府李恪,正率领一众官员在城门口等候,洪承畴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经过了解才知道,进攻济南的明军,只是在城外武装游行了一圈儿,彰显了一下力量,便向着东北方向的青州府前进了。
洪承畴立即派出斥候向青州府方向刺探,然后安排豪格带着人马,前往济南城外的军营驻扎,自己只带着几个随从和二百名侍卫进了济南府城。
紧接着就是张榜安民、筹集粮草。
五天的时间,向青州方向派出的斥候,一批也没有回来,无奈之下只好一边上演“清军不抢粮食”的温柔戏码,一边复职各级官员,等待消息。
说来也怪,剿匪、抗清的时候,那些地主士绅是能藏的藏,能埋的埋,能跑的跑,一个大子儿都不肯出,嘴里高喊着穷得就差当裤子了。
清军来了,人家把兵往城外一放,不就是没打你吗?居然上赶着慰问人家,送酒肉、送钱粮、外带送美女,据说送的豪格都不好意思了。
六年前,仅凭济南城内几百兵勇,就将岳托的清军,抵挡在城外六十多天的勇气似乎不见了,就连洪承畴都搞不明白。
终于有一批斥候返了回来,得到的消息使洪承畴和豪格百思不得其解,向青州方向进军的明军,忽然不见了,好像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又过了两天,消息得到了证实。前去打探的斥候,已经从青州知府的手里,拿到了上报洪承畴的折子,告知从来就没有明军的影子。
豪格急的团团转,找不到明军就无法开战,无法开战就得不到军攻,得不到军攻就无法稳定自己的地位。
大堂上,洪承畴望着豪格开口道:“王爷,现在向青州用兵恐怕不妥,十几天了,一直没有发现明军的踪影,如果这样没有目标的贸然进军,只怕不会有什么结果。”
豪格昂着头,然后抑郁烦闷地反问道:“向东进攻你说不可;向南进攻你也说不行,那到底该怎么办?”
洪承畴叹了一口气,然后不苟言笑地解释道:“王爷,现在无论是东面还是南面,都没有确切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贸然用兵,乃是兵家大忌。”
豪格不再言语,作为他来讲,打仗是第一要务,没有仗打就没有军功,现在确实情况不明,也只能是干着急了。
这时知府李恪起身说道:“启禀王爷、洪大人,摄政王高瞻远瞩,制定了废除三饷,启复明朝官吏的政策,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官员的爱戴,不需多时便可平定江南前明余孽,王爷也就不必挂怀了。”
洪承畴笑道:“还是李大人说话招人喜爱,不过的确如此。江北四镇各自为政,史可法做个御史言官还行,总督江北简直就是笑话。等情况明了,再向南进军,定会让王爷建功立业。”
李恪略一沉吟,然后若有所思道:“洪大人说起了江北四镇,好像这些日子,有了些变化,不过我也说不准。”
“有了什么变化?”洪承畴好奇的问。
李恪小心道:“江北四镇现在将消息封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