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章 试探(1/2)
第四十章 试探
孔有德他们刚刚渡过贾鲁河,消息就被埋伏在附近,进行刺探的夜不收,迅速向明军各路伏兵传递。
消息传递的方式也很特别,前三十里,是夜不收骑马驰骋,三十里以后则改为点然狼烟接力传递。
因此负责围剿的明军各路主帅,在孔有德他们离开扶沟县四个时辰后,都已经知道了敌军的动向。
所有的将士开始摩拳擦掌,兴奋异常,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行动起来,大家都清楚,挣银子的时候到了。
最先动作的是马应魁的一万骑兵,从西华县出发,沿贾鲁河西岸北上,急行八十余里,连夜夺得扶沟县,断绝孔有德的后路。
李成栋则带领一万人马,从傅集镇出发,迅速架好浮桥,连夜渡过涡河,像太康县西北二十里方向靠拢,配合庄子固的副将牛凉,将敌人向北逃窜的道路彻底堵住。
黄得攻则留下一万人马,在陈州监视、阻击南路的耿仲明,自己亲率两万人马,向太康县西南运动,将敌人向南逃窜的道路堵住。
可是孔有德还不知道,他已经成立瓮中之鳖。
从西往东看,太康县坐落在涡河西岸,背临涡河,面向扶沟县。
庄子固安排副将缪良吉、牛凉,各领一万人马,分驻涡河西岸,距太康县南北各十里,既可以配和李成栋、黄得攻,又可随时增援。自己亲率五千人马驻守太康。
孔有德等人也坐在大帐内,正在针对斥候得到的情报,进行商议。
吴拜慰藉地说道:“孔将军不必挂怀,我估计可能是睢州或者亳州,派出来劫掠的队伍,看到此处无人占领,就据为己有了。”
“是啊。”李九成也说道:“派出去的几批斥候都已经回来了,方圆三十里并没有发现明朝的大军,城头上也不过是寥寥数人,连主将的旗帜都没有挑出来,可见只是一小股人马。”
“也罢,现在距离太康县六七里,有一条黑河,我们明天渡过黑河扎营,然后派人先去劝降。”孔有德想了想说道:
“估计他们听说我们这么多人马,一定会乖乖的把城门打开。咱们这一路哪个城池不都是如此。”
月夜沉寂,微风轻拂,没有夏日里的烦躁和扰人的虫鸣,没有秋日里的凄凉和落寞,没有冬日里的冷酷和决绝,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
一丝鱼肚白将黑色天幕扯开,和往常行军一样,埋锅造饭,拔营起寨。一时间战马嘶鸣、大纛猎猎,十几里的队伍迎着霞光向东进发了。
架浮桥、渡黑河,整齐有序。过河后孔有德并没有立即安排扎营,而是把先锋官毛承禄叫过来说道:
“带上你的先锋营,去太康县劝降,如果他们献城,今天咱们就在太康县扎营了。”
毛承禄兴冲冲的点齐人马向东奔去,心想如果劝降成攻,自己也算小小的立了一攻。可当他带领的队伍来到了距离城门一里多地的时候,傻眼了。
太康县城既不高大也不雄伟,不过二里地见方的样子。一条水沟两端抵近涡河,距离城墙一里地左右的样子画了个半圆,将太康县三面城墙全都括在里面。
在涡河的大堤上,县城南北两端一边一架水车,不停的在向沟里灌水。
毛承禄命人探测,敌人挖水沟并不深,仅有三四尺的样子,可毛承禄不管从哪个方向进入县城,就必须趟过眼前,这将近二百步宽的水沟。
最可气的是水沟边上还插着几块牌子,每个牌子上都写着“农业灌溉,请勿破坏”。毛承禄暗骂:谁家灌溉,能他娘的灌溉到城门口这儿。
命人骑着马试着趟过去,结果毫不费力,只不过弄得一身泥浆罢了。
想都不用想,这招儿就是李国庆出的。当初商量守城对策的时候,李国庆琢磨着,如何防止对方的红衣大炮,攻击轰城。
既然将领们告诉他,在一里地的范围内,红衣大炮才能发挥最有效的威力,李国庆就想着,怎么能把红衣大炮排斥到一里地以外。
仅仅靠挖壕沟是拦不住的,毕竟城上守军的弓箭是射不到一里。估计太康县城头上也没火炮,即使有也早被人家拆走卖了。
思来想去,既然背靠着涡河,咱就把城门口儿弄成一片沼泽,这样红衣大炮就使不上了,当然还嘱咐庄子固,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夺。
画了个水车的图纸,交给庄子固,特地嘱咐要插上几块牌子,每块牌子写上毛承禄看见的哪些字,气气敌人。
庄子固一看,这心态,才是八岁孩子该有的。到了现场,感觉可行,就开始操持起来。两千工兵干了近十天,终于达到太子要的效果。
毛承禄是来劝降的,无论如何也得到城底下。硬着头皮趟过了水沟,弄的战马和自己一身烂泥,到了城门口,命随从高声喊话,然而叫嚷了半天,连个脑袋都没看见。
毛承禄心里这个气呀,我是来劝降的,没人搭理我,还劝个屁呀。什么攻城器具都没准备,也没办法攻城,只好调头汇报去了。
大帐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