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我在南明当太保 > 第五十三章 该办培训班了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三章 该办培训班了(1/2)

目录
好书推荐:

第五十三章 该办培训班了

弘光元年五月,保卫南京的第一阶段终于告一段落。至此,原来的大明版图,形成了下面的格局:

黄河以北的山东,山西,京师及关外的辽东,为多尔衮集团占据,国号大清,年号顺治,皇帝福临;

陕西及豫西地区,以伏牛山、桐柏山为界,为李自成集团占据,国号大顺,年号永昌,皇帝李自成;

四川为张献忠集团占据,国号大西,年号大顺,皇帝张献忠;

淮河以南的所有地区,黄河与淮河之间以伏牛山、桐柏山为界向东至东海,为明朝剩余疆土,国号大明,年号弘光,皇帝朱由崧。

各个集团的首领似乎都默认了现状。

多尔衮正为钱粮发愁,虽然阿济格的回撤,带回近七万人马,而多铎的失利同样损失了差不多的人马,清军的军力非但没有提升,反而由于损失了不少满蒙八旗减弱了。

由于钱粮没有尽快得到解决,清廷立足未稳,无论是从人力、物力、财力,短时期内,已经无力发起第二次南征。

李自成倒是有钱,毕竟他从北京城里搜刮了七千多万,可是没粮,也没资源,同样也是人力不足,面对的是常年战乱后荒芜的土地。

张献忠是既不缺钱也不缺粮,本着你不打我,我也不招你的态度,在四川好好呆着,原来还为李自成攻克北京懊悔不已,突然发现,自己才是渔翁得利的那个。

而李国庆面对着当前最大的问题,依旧是军队的问题。

无论是清军还是农民军,人家的军队是一个整体。而明朝的军队还是属于军阀割据,如果不尽快改变现状,将会重蹈北京城失败的覆辙。

明朝现在的军事集团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就是以李国庆为首的江北四镇,但是李国庆知道,这几支队伍都是临时拉拢整改的,靠的是利益捆绑,一旦出现波动,很可能会分崩离析。

第二个军事集团就是以左良玉为首的,绝对的军阀加土匪似的军事组织。

第三个就是郑之龙为首的海上巨无霸,完全封锁了明朝海上的贸易往来。

而现在李国庆的身份是太子,职责是总督江北,也就是说原来的江北四镇和新收回来的豫东地区由着你折腾,但那个两个军事集团是不归他管的。

李国庆就是想现在北伐,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军事都是不现实的,只能维持现有的局面。不过好在至少为自己将来要做的工作,置换出了宝贵的时间。

躺在床上的李国庆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自己穿越过来四个多月了,一上来就和多尔衮集团干了一架,收获比预计的要好。

但下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一直都困扰着李国庆这位工科狗,搞教育、搞工业、造枪炮、设立军校、金融改革、造船、粮食、土地改革……

干什么都需要人,可是自己的班底还没有健全,就那么几个人,忙得四脚丫子朝天。没人,只能自己培养了。

所以其他的事情先扔一边,先搞一个培训班,培养一批自己的人在说。

请谁当老师呢?自己得想想这个时代的大能、鸿儒都有谁。

学术派里找几个,要不镇不住场子。

顾炎武就不用说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世那是震天响。

有了顾炎武就得有黄宗羲配对啊,两个民主大家怎么能缺一个呢?不来,你试试,本王给你们上一堂民主课,看谁厉害。

还有王夫之,《周易》大家,请过来算个命也是好的。

格物派的两个人必须弄过来,《天工开物》不能白写,宋应星兄弟是跑不了的。

方以智也不能丢,可以当个翻译,客串个蒙古大夫,顺便再哼两支小曲儿,不错。再加上一个李渔,文学、戏剧、美学大家。毕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美。

当代大禹朱之锡,据说写过《河防疏略》,可以一起研究流体力学。还有解决吃饭问题的张履祥,解决看病问题的傅青主,就是绑票也得弄来。

至于张煌言、阎应元、王祥等将领,能叫来几个算几个。

经过搜肠刮肚,李国庆也就想起这几个大佬级人物。

毕竟都是当代鸿儒、大家,李国庆翻身下床,给每个人都写了一份请柬,还连夜向便宜老爹请了份圣旨,然后命人六百里加急,将这些人尽快找到扬州。

李国庆打算先搞一个培训班,一个讲武堂和一个两千人的警卫团。

培训班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短期培训班面向二十到三十岁左右的秀才、举人,用后世传销的方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迅速走向岗位。

中期培训班以十四道十八岁的私塾学生为主,经过三年左右的培训,使其逐渐成为自己的中坚力量。

长期培训班是启蒙教育,以八到十岁的儿童为主,为以后的教育普及打下基础,万一弄个萝莉养成,不也是一桩美谈。

讲武堂是对现有的武将进行轮流培训,而警卫团则是自己的铁杆嫡系。以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