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三章 大明使团无音信(2/2)
刚刚称帝,还不习惯皇帝的身份。马士英在一旁提醒,你是皇帝,嫌他的官小,给他升职不就完了。
朱由崧一拍大腿,对啊,升左懋第升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洪范、太仆寺卿马绍愉为谕北使,出使北京。
于是哥儿仨带着给清廷皇帝的“御书”,封赏吴三桂的诏书,和金银等财物北上与清廷谈判。
使者虽然选好了了,但是要具体谈些什么,怎么谈,朝中的大臣又开启了嘴炮功能,你一言我一语,这叫一个积极,就是没有一个说到点子上,对于使者根本没有明确的要求。
是否要与清廷南北分治,又以何地为界等问题都含糊不清,使团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出发了。而我们的使团六月出发,顺着运河北上,完全可以一路直达北京。
可是,谁都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过了十月才抵达。顺流而下,平日里一个月的行程,足足走了四个多月。
就在便宜老爹的使者进京的途中,清廷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顺治皇帝与十月初一正式在北京城登极,完成了成为一个中原皇帝的仪式。
清廷此举表明,绝对不可能再退回关外,蜗居一隅,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要成为统一中原的帝王。在顺治皇帝举行完就职仪式之后,使团终于获许进京了。
但是刚刚就职完成的顺治皇帝,这孙子比现在的李国庆还小一岁。在多尔衮的教育下,说道:没看见朕正吃奶呢,没工夫搭理你们。
压根没有接见南明使团的意思,只派了礼部的官员来接见,明摆着就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将南明政权视作进贡的属国。
左懋第为了维护南明的朝廷尊严,要求清廷平等的对待南明,对待坚持要求陛见顺治皇帝才能递交“国书”,但是此举遭到清朝礼部官员的拒绝。
同时,大明携带的,敕封吴三桂为“蓟国公”的诏书也拒绝接受。
在清廷的眼皮子底下,吴三桂就是想接受,也不敢啊。何况这家伙现在正跟着阿济格西征,讨伐李自成,根本就不知道这事。
最终,大明的“炮弹”被清廷拒绝,而使团所携带的“糖衣”则被笑纳,金银财宝一样不落的都归了人家。
在笑纳完南明使团的财物之后,清廷不依不饶,派内院学士刚林到使团驻地,指责大明突立皇帝,摆明了清廷不承认弘光政权合法性,并表示即将派大军南下。
所以,大明使团的本次出使,原本还指望和清廷进行谈判,没想到清廷的态度是:你特么是谁啊,明朝都让李自成搅和黄了,已经改朝换代了。
于是南明政权,在清廷的眼里,十分悲催的被视为地方割据的政权,被当成了一股强大的土匪对待。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