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一章 吴三桂跑了(2/2)
心里的多尔衮,不知吴三桂为什么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与清廷决裂,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我弟弟多铎从洛阳回来之后,多看了陈圆圆几眼嘛,在我大清的统治下,汉人都是满人的奴才,不对,当奴才都不够格,看上你家的小妾是抬举你,就是看上你的正妻,也应当双手奉上。
这么顺理成章的事你都跑了,不由得想起自己与吴三桂第一给他写的借兵信函。正是这封信,才让多尔衮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才有了觊觎中原,坐望天下的野心。
崇祯末年年初,在大明疆域内,出现了三个王朝,崇祯虽崩,明朝未亡;后金已经正式定名为大清,并挥师问鼎中原;李自成已经做好准备,要建立大顺并想好了“永昌”年号。
大明的光辉没有重现,大顺也没有永昌,倒是大清把中原大地搅得昏天黑地腥风血雨,这一切都跟吴三桂收到的两封信和写的两封信有关,正是这四封信,改变了三个王朝的命运。
吴三桂在山海关刚站住脚,就马上给大清睿亲王多尔衮写了一封信,面见多尔衮,与其盟誓,谈妥条件。
吴三桂给出的条件是,请清军入关,为明报君父之仇。事成之后,赐给清国一大块土地以及酬金。多尔衮表示同意,并表示希望吴三桂投降。
吴三桂表示自己并非兵败被俘,只是请求清廷援助,不会就此投降清廷。从而可知,吴三桂请清兵入关的根本目的并非是颠覆大明,而是驱赶李自成,寻找太子,恢复明朝统治。
多尔衮表面上答应了吴三桂,杀白马乌牛祭拜天地,用血酒盟誓,约定待攻破李自成后,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北,归属满清。黄河以南,则由吴三桂迎回太子后,立于南京,重建大明。
但是吴三桂的如意算盘打的再响,英明果决的多尔衮又怎么会上钩呢。
此时多尔衮的野心早已不是停留在努尔哈赤时期,隔三差五给大明来个劫掠,拿点战争赔款,抢点汉人回去的心里状态了。
他要的是整个中华大地。所以多尔衮经过几次与吴三桂的书信往来。语气都很强硬。
吴三桂被李自成逼的没有办法,最后就降了大清,自己更是没有遵守盟约,逼着吴三桂投降,可是多铎盯上了陈圆圆,为了不让历史重演,吴三桂跑了。
想到这里,多尔衮才明白,吴三桂降清是迫不得已,一个枭雄,是不能以常理论之的。
只是正准备借助新生产的红衣大炮再次南征,为殉难的大清使团复仇的多尔衮,一下子又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界。
是得找一位相师,好好地算算命了。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