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零六章 生黎(1/2)
第一百零六章 生黎
琼州的黎族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李国庆已经记不清了。不过根据海述祖他们的介绍,黎族现在可能还是母系氏族部落,采取“合亩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个合亩包括着若干个家庭,各个家庭之间有着血缘关系,合亩内的土地统一经营,全体成员共同劳动,按户平均分配。
每个合亩有一个亩头,亩内其他成员就是亩众。亩头由辈份最长、年龄最大者充任。负责管理合亩的集体生产和分配,亩头的妻子在管理妇女的生产活动方面,是亩头的助手。
合亩内,亩头与亩众以至亩众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亩头除按传统习惯多分配一些产品外,也要参加集体劳动,担负共同费用,共同防卫外来袭击。
听完这些介绍,李国庆明白了,这就是一个原始的家族公社。现在的黎族分为熟黎和生黎。熟黎是指和汉人有些交往,对汉人不再仇视的黎族人。
而生黎则是几十年来由于叛乱被定为罪犯的一些黎族人,他们逃往深山,仇视汉人。琼州的黎民可是多次起事。
从洪武二十六年到现在,大的起义就有十四次,小的不计其数。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万历四十一年,也就是几十年前。
当时昌化万州黎民不堪当地官员压迫,发动波及全岛的大起义。最后朝廷派来广东的平叛大军,杀了数万生黎,才将这次大暴动镇压下去。
在海述祖的帮助和花露水的感召下,终于有几个黎族的首领来到琼州府城,参见太子殿下。四个首领带了近十个翻译,因为这几个部落之间说话,相互也听不懂。
拿着人家太子给的那么好的花露水,几个首领十分知趣的都带了礼物,黎锦、皮货也就罢了,居然还有献美女的,关键是一点儿也不美。
海述祖只是告诉太子要召见他们,可没说太子的年龄,当这几位首领看到太子的时候,好悬没背过气去,看着海述祖,你这也太坑了吧。
经过四个首领和近十个翻译的共同努力,本来应该两个时辰就该解决的问题,足足谈了两天,首领们才搞清楚李国庆为什么找他们。
原来琼州所有的地是太子的,太子觉得黎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老实巴交,诚实可爱,决定拿出三个县,作为黎族自治区,准许他们子子孙孙在这里劳作。
而且在这三个县里,只要是黎族,耕作种田就可以不用交税,小买卖也不用交,大的生意另算。但是太子要是在这三个县里修路、采矿,他们也不能随意阻拦。
此外,太子还要开办学校,各个寨子必须配合,小孩都要去读书认字,太子说了这个不要钱,还管一顿饭。。
还有一个叫什么卫生所的东西,就是看病用的,比如这么好的花露水,还有香喷喷的肥皂,在那里就可以很便宜。
这么好的事情当然点头同意,还签了合同,按了手印,愉快的畅饮一翻,回去报喜去了。当然这几个都是熟黎部落,至于生黎,海述祖都不知道在哪儿。
由于大家都没有探矿的经验,前面几批都是空手而回,所以这一次探矿,李国庆决定亲自上阵,前往石碌矿区。
石碌地区最早发现的并不是铁矿,而是铜矿。之所以叫石碌,就是因为在这片山岭上不经意间就可以找到绿色的孔雀石,故名“石绿岭”,后称“石碌岭”。
不过,那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现在这片荒山野岭连个名字也没有。看到一切准备好,李国庆领着工业局的官员、学员、工匠和一个营的警卫出发了。
根据向导所说,他们要沿着昌化江逆流而上,在五十里处,沿着石碌河进入山区。那个向导说昌化江两岸都是熟黎的地方,进入山区就是生黎的地盘,让大家要小心。
前面的五十里的确还比较顺利,沿路的几个村子都是熟黎,很多都是汉黎杂居,李国庆他们还在村子里花钱买了几只羊,改膳生活,并且送了头领几瓶花露水,极受欢迎。
在离开昌化县城的第三天,终于来到石碌河的入河口。石碌河是后世发现石碌铁矿后才改的名,这条河有过很多名称,什么过金波溪、排岸江、老宏河,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叫法。
石碌河现在水量丰盈,七八十料的小船完全可以驶进来,李国庆看到后大喜,利用水运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队伍沿着石碌河又走了二十多里,来到一处山谷。那个向导说道:“殿下,前面就是石碌岭了。”
李国庆点点头,对着孙云球问道:“你们发现探测的地方在哪里?”
孙云球说道:“翻过这个山岭就是。”
向导带着大家进入山谷,来到最初探测的地点。李国庆看看周围,说道:“今天就在这个山谷里扎营。”说完对着跟来的工匠说道:“下面就是你们的事情了,大家周围看看,有什么发现。”
工匠们答应一声,三三俩俩一组,分散开来到各个山头查看。
将这些人安排完,李国庆掏出了一块绿色的石头,把姚启圣叫过来说道:“安排将士们在附近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