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一十九章活捉多铎(1/2)
第一百一十九章活捉多铎
史可法令人与清军联系,得到回答是,明军是借道向西征伐闯贼,向西可以通行,向东就不行了,搞不清你们要去干什么。
史可法又命人联系粮秣供给的事情,清军的回答更是可气,只要你们过了潼关。粮草随后就到。谁知道你们是真打西安,还是假打西安?连个潼关都攻不过去。
黄得攻一听急了,怒不可遏,当即就想率人攻打函谷关,而史可法觉得清军说的在理,连忙制止了黄得攻。
然而,十五万大军却被困在,潼关与函谷关之间三百十里的山路上,南侧是高山,北边是黄河。其间史可法多次派人与清军沟通,得到的结果却与先前一样。
并且得知,驻守函谷关的清军,已经到了一万之众。
现在这十五万大军只有两条出路,向北渡过黄河绕道返回;向东进攻函谷关,夺取洛阳。
至于向南,需要退回三门峡,从大山里头的几条人际罕见的羊肠小道,穿越到南崤道,过宜阳县至洛阳,往返六百余里,但是谁能保证南崤道上,就没有清军阻拦呢?
渡河绕道而行的办法就别想了,没有船只,而现在黄河的水却显得越发的湍急;进攻函谷关,史可法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还是那句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多铎从北京出发,向北绕了个圈儿,装了装样子后,沿着原来攻击李自成的路线,直奔洛阳,一路上不急不燥,慢慢悠悠,等到史可法离开后,进驻洛阳。
原来多尔衮是想调集大军,将这十五万的人马困在洛阳予以歼灭,商量了半天,无奈调配不出这么多人马,就是把全部的二十万人都投入进去,也未必能够实现。
还是范文程老奸巨猾,给多尔衮出了个主意,让其想办法将这十五万大军引诱到函谷关以西,并且在函谷关堵住他们向东撤退的道路,断绝他们的粮草。
这样史可法他们只能拼命的进攻西安,否则在函谷关以西耗尽粮草,到时候有个一两万的清军,就能将明军彻底歼灭。
多铎带着两千人马到达洛阳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史可法这个老头这么乖!把洛阳城白白的让给了自己,还把大军带过了函谷关。
望着熟悉的洛阳城,想到了自己当初的惨败,只是捡了条命回到北京。多铎就恨不得将明军千刀万剐,现在终于有机会。
当得知明军的十五万人马,被堵在了函谷关和潼关之间,多铎是开怀大笑。决定自己亲临函谷关,将这股明军彻底歼灭!
然而多铎不知道的是,他还没有来到洛阳,戚才良的密探就已经潜伏到洛阳。因此,多铎在洛阳停留了一个多月,一举一动,都被人家知道的清清楚楚。
而现在更是有一支队伍在连长彭文茂和戚才良的带领下,抵达了孟津渡口,距离洛阳不过五十来里。
连长彭文茂是凭借手气才获得这次任务的。任务下达后三个连长你争我抢。张正奇没有办法,只得采取了大家都认为公平的法子——抓阄。
经过五天的准备。一百多人全副武装的上了战船。早有人先于他们出发去扬州联系戚才良,经过十几天的航行,终于到达了扬州,见到了戚才良。
见到了太子手令,戚才良二话不说,带着这群人顺着运河北上,在徐州转道黄河,逆流而上,直抵孟津。
当得知多铎要带人前往函谷关,彭文茂乐坏了说道:“戚总兵,能不能找一个地形熟悉的向导,我想半路伏击,活捉多铎,迫使他们开关投降。”
戚才良说道:“向导倒是没什么问题,可你们就这百十来人。想伏击多铎的两千人马,恐怕不太容易吧。”
彭文茂笑着说:“不是一百多人,是六十多人。还得派一个排,顺着黄河上行去联系刘肇基他们,好让他们有所准备。”
戚才良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们,并没有多说,而是立刻安排向导去了。一排长何仓率领一个排的兵力继续上行。
但是他们最多能再逆水往上几十里,再往上就是著名的中流砥柱,行船是十分危险的。至于怎么越过函谷关去联系刘肇基他们,就得自己想办法了。
大帐内,史可法和卢九德都在唉声叹气,粮食仅够十几天的,再耗下去只能杀马充饥。然而固执的史可法坚决不肯攻打函谷关,就连卢久德劝说也没用。
望着跳动的火烛,史可法暗下决心,实在不行,自己就杀身成仁,以报效朝廷对自己的器重,感谢新皇帝的知遇之恩。
至于这十五万军卒,根本就没过他脑子,我这督师都准备捐躯了,你们这帮臭军汉为大明牺牲,不是应该的吗?
忽然间只觉得大帐门口人影一闪,几个头戴钢盔,手持钢枪的家伙钻了进来,脸上抹的花里胡哨,吓了史可法一跳。
史可法刚想说话,只见一人拿出一样东西递给自己,接过来一看,居然是李国庆的手令。
然而还没等问话呢,那几个人用手一挥,就将史可法和卢久德打晕扛了出去,趁着夜色消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在南明当太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