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明朝小公爷 > 第148章 如何证明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8章 如何证明(1/2)

目录
好书推荐:

手机访问:www.xinwanben.org

第148章 如何证明

徐邦宁的七律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

又或者,这首七律究竟是不是他写的,这恐怕是今日殿内,除了少数几个人外,其他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嘉靖心里清楚,所以故意这样问及,脸上略显鄙夷之色。

而殿内的一众进士,以及一众朝臣,闻声却皆是喜上眉梢。

徐阶更是绕有深意的看向了徐邦宁,他倒要看看徐邦宁究竟如何作答。

这就好比是徐邦宁看过的某部电视剧,在本就诗词不甚繁茂的土地上,主角一出手便是千古绝句,自然引人猜疑。

而徐邦宁此时的境况就与那主角一般无二。

自北宋后,七律渐渐衰落,至今已然极少有人提及写作,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写出来的旁人看了之后也只觉尚可。

可徐邦宁这个只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而且还是在南京臭名昭著的纨绔子弟,在科举考试那短短几个时辰内便写出了如此一首千古绝句,如何不引人猜疑?

当然,旁人猜疑肯定先猜是不是有人泄露了考题,让徐邦宁提前找人写了如此一首。

可出题的乃是礼部与吏部,经内阁审议之后才通过的。

所以知道这道题的人,最有可能泄露出去的,乃是裕王。

然而裕王是什么人?他岂会为了一个徐邦宁而平白担上这么大的罪责?这对他来说,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其他人呢?

礼部尚书高拱虽然传言要招揽徐邦宁,可是却被徐邦宁拒绝。

他自然是不会还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徐邦宁的冷屁股。

吏部尚书与徐邦宁更是毫无关系,更加不会无缘无故的泄露考题给徐邦宁。

至于内阁之中,以徐阶为首,他自然清楚考题不会自内阁被泄露出去。

于是乎,问题就来了。

既然不是有人泄露了考题,那徐邦宁这首七律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

难道当真如徐阶在徐府所问,当真是徐邦宁从小就听他爹徐鹏举讲述成祖皇帝各种北伐之事,所以恰好写出这一首千古绝句?

那也太巧了不是?

再者,即便徐邦宁的确熟悉成祖北伐之事,可作诗不同于写史,而且七律的平仄格律要求极严,再加上徐邦宁这一首诗明显不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心态,旁人若不是怀疑,那才是真的有鬼了。

只是殿内这些心中怀疑的不知道,嘉靖问及此事,其实最大的原因乃是他也好奇这首诗到底是不是徐邦宁写的。

他对徐邦宁自然是了解的,从南京到京城,徐邦宁的所作所为都在他嘉靖皇帝的眼中,旁人没有问及,他自然也不会多问。

而徐邦宁这个一向连国子监大门都不曾跨入的人,居然能写出如此绝句,他岂能不感到好奇?

所以,对于这件事,其实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猜疑不定,议论纷纷。

徐邦宁若是有心,他早就该得到唐昭北的反馈,最近几日京城内,这首七律早就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人都在议论。

当然,其中不乏有人故意煽风点火,让猜疑徐邦宁作弊的声音逐渐占据了上风。

唐昭北此刻坐在殿内,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他也有说法,只是无人问及,他当然找不到说话的机会。

他虽然不信徐邦宁能写出这种格调的七律来,但他相信徐邦宁没有作弊,因为他知道徐邦宁为了此次科举所付出的努力。

如果他一早就想好了要用作弊的方式来通过此次科举,那之前他也不会如此费心竭力的去筹划如此之多。

这并不符合徐邦宁一贯的作风。

而他之所以没有把京城之中的风声告诉徐邦宁,就是想让徐邦宁能够安安心心的应付今日的殿试。

只要今日殿试一过,外面的风声自然消弭。

于是整个殿内的所有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了徐邦宁的脸上,等待着他如何“自圆其说”。

“回陛下。”

“其实臣也知道这首七律一旦写出来,必然会遭到不少人的猜疑,可臣最终还是决定写了出来。”

“为何?”

嘉靖淡淡问到。

“因为臣以为,科举考的乃是真才实学,若臣以害怕被人猜疑而不肯显现真才实学,岂非辜负了朝廷设置科举的苦心?也辜负了朝廷选贤任能的初心?”

“再者,此题事关成祖皇帝北伐之事,乃我朝之盛事,臣不敢不尽力。”

徐邦宁躬身而应,脸上尽是淡然。

只不过他这话音落下,一旁的徐阶却是等候不及。

“世子,陛下问的乃是这首七律你是如何写出来的,而不是你为何要写出来,你如此这般左右而顾其他之言,说重了可是欺君呐!”

在“谈话艺术”方面,徐阶的造诣远胜当初的严嵩,甚至能与嘉靖一教高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公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