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3章 比试(1/2)
手机访问:www.xinwanben.org
第153章 比试
沁园春,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
全词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另外还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
无论是从字数,还是从词调来看,《沁园春》都是极其难的一个词牌名。
而嘉靖似乎被刚才徐邦宁的“狂”给惹得有些生气,所以在这个难度上,他再度增加另一个难度。
“此词牌名既以北宋京都之沁园为名,那其中内容便写北京吧。”
不但有指定的词牌名,还是指定的内容。
这对词的创作要求就相当的高了。
即便是唐昭北,闻声也不由皱起眉来,似对嘉靖所言有些不满。
徐邦宁毕竟刚刚初出茅庐,他对徐邦宁算不得特别了解,但相处这么久,他还是知道一些。
那首七律徐邦宁能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中或多或少还带着一丝运气成分,毕竟如他自己所言,北伐之事他早已耳熟能详。
可是这《沁园春》的词,徐邦宁对北京了解吗?他对词的创作熟悉吗?他知道如何突出重点而将词调符合声韵吗?
这很难。
即便是他自己,要在指定的词牌名内写出指定的内容,也是相当难的。
遑论是徐邦宁?
“陛下所言甚是。”
“北宋重文抑武而国破,再写北宋京都之沁园,实恐有悲天悯人之感。”
“想我大明山河,千般美景,万般风情,岂是北宋偏安一隅所能比拟。”
“以此词牌名写京城之实,可谓妙极。”
徐阶开始了。
当然,他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只是站在嘉靖却不是很喜欢。
他故意增加难度,是向让徐邦宁知道这殿内谁说了算,让徐邦宁不要太过冒失,要懂得知进退。
可徐阶这么煽风点火,却就是小人嘴脸,实在令人厌恶。
然而面对徐阶的煽风点火,徐蚌宁却仍是一副不以为然之色。
“陛下既以出题,那臣便试一试。”
躬身,拱手,拜礼之后自有内监拿出文房四宝,徐蚌宁就着吃饭的案桌落座提笔。
嘉靖见状如此,也来了兴趣。
他本想让徐蚌宁知难而退,他也就顺手给徐阶一个台阶,让今日闹剧能够顺顺利利的落下帷幕,双方罢手言和,他这个当皇帝自然能够高枕无忧,继续稳坐钓鱼台。
可是此举,却无疑打破了他的一切想法。
徐邦宁不仅要斗,而且还要斗个你死我活。
“刚才徐阁老大发雷霆,直言在下出言不逊。”
“既是如此,徐阁老何不也提笔作词,你我二人相比谁更胜一筹?”
徐邦宁就在要下笔的瞬间,抬起头来看向徐阶。
既然戏已经演到这个份上,若不让徐阶继续演下去,只怕观众也不答应。
而且徐阶刚才所言,似乎已经胸有成竹,不给他机会,如何能让他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人,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
而徐阶呢?
他自然不能放过如此机会。
闻声当即起身。
“陛下,臣正有此意!”
“刚才世子言道若自证清白,便要毁了我等一班老臣的一世才名,如此狂妄之言,臣实难忍气吞声。”
“臣虽不及世子那般才高八斗,但也想试一试,臣等一世才名可不能就这么毁了。”
徐阶这话明显是在暗讽徐邦宁故作姿态了。
但他也明说了,就是要和徐邦宁比一比,一方面要给徐邦宁一个教训,另外一方面也要证明自己的才名并非浪得虚名。
嘉靖其实到此时觉得已经可以了,差不多可以收场了。
可是见得徐邦宁与徐阶如此争锋相对,他倒彻底放开了。
“行啊,你们比,朕给你们作裁判。”
既然你们要斗个你死我活,我特么还要拉着你们?
嘉靖没好气的倚在宝座上,冷眼旁观。
殿内众人一见这阵势,也纷纷聚精会神起来。
谁也没想到今日殿试竟发展到如此地步,一个堂堂内阁首辅居然与新科状元比起作词来!
无论谁输谁赢,这都将会是一场名动大明的比试!
裕王此时恍然大悟,可下一刻他却又焦急起来,一旦徐邦宁落败,那他的状元之名还能保得住?
若徐邦宁并非此次新科状元,那今日这场比试,岂不是就当真成了一场闹剧?
那到时候徐邦宁还要如何在京城呆下去?
他想阻止,可已然来不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公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