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明朝小公爷 > 第156章 嘉靖的用意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6章 嘉靖的用意(1/2)

目录
好书推荐:

手机访问:www.xinwanben.org

第156章 嘉靖的用意

奉天殿事毕,徐邦宁状元之名彻底在京城内传扬开来,人尽皆知。

想他一个刚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竟将堂堂内阁首辅徐阶“气”得口吐鲜血,再加上那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短短数字,却将大明上下一团污浊气氛清扫一空,一股豪迈壮阔的气氛霎时间席卷而来,闻着振奋,听着激昂。

徐府,也一时之间成了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上至朝廷大员,下至普通百姓,尽皆前往,门庭若市,不过如此。

徐邦宁坐在后花园的石桌旁,左手坐着唐昭北,右手坐着张居正,三人正在商议。

“此去广东,山高路远,世子可要多加小心。”

“昨日殿试完了后,兵部传出内阁旨意,调右军七营后军三营开赴广东,世子可知其意?”

张居正今日来,当然是带着裕王的意思来的。

裕王而今已然将徐邦宁视为自己的亲信,徐邦宁此去潮州上任,也可谓是带着裕王的意思,他若是出了什么事,最痛心疾首的只怕就是裕王。

问及此事,徐邦宁顿时笑了笑。

“下官请潮州知州,为的就是给裕王殿下联系浙广福三地的地方官员,陛下派后军,右军前去剿倭,想来是响鼓重捶,这是在警告我们呐。”

而今裕王势大,已是不容争议之事。

奉天殿殿试一事,徐阶在朝中的威望直线下降,若不是他门生众多,只怕内阁首辅的位置也已然被撬动。

只是他虽还能稳坐内阁首辅的位置,但经此一事,原本他与裕王相争,他一直占据上风的局势,则有了巨大的改变。

裕王而今左有高拱,右有徐邦宁,外有嘉靖,内有张居正,风头无两。

可这真的就是嘉靖愿意看到的吗?

非也。

嘉靖更愿意看到的乃是徐阶与裕王相争,不分上下。

这也是他在奉天殿为徐邦宁转移话题,又暗示徐邦宁“得寸进尺”的缘故。

他不希望徐邦宁与徐阶两方其中任何一方败北,更不希望看到其中一方被另外一方彻底压垮。

可最后的结果却超出了他的预料。

尽管有他亲自坐镇,徐阶也没能逃脱被徐邦宁重重“打压”的结果。

奉天殿事毕,可后面的事才刚刚开始。

徐邦宁请官浙广福,这三地是什么地方?倭寇横行,京城官员都不愿踏足的地方。

可也正是如此,这些地方的官员,要么比其他官员更腐败,要么比其他地方官员更正气。

徐邦宁背后有裕王,所到之处,自然如裕王亲临。

他若要整顿吏治,其他官员自然不敢出声,他若是要结交清流,那这些人也定然趋之若鹜。

所以无论徐邦宁在浙广福这三地如何发展,最终得益的,都是裕王。

说白了,徐邦宁前去地方,完完全全就是给裕王笼络地方官员的。这是裕王一早就给告诉过徐邦宁的。

而今的京城中,内阁以徐阶为首,清流党多数站在徐阶的旗下,裕王身边只有一个张居正和高拱,高拱还不见的会死心塌地的帮他。

所以裕王要想继续在京城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可谓极难。

再加上还有嘉靖这个老狐狸一直在暗中观察,裕王每一步都可谓如履薄冰。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徐邦宁去地方上任,为他发展地方官员。

浙广福三地的官员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只要不是腐败分子,那便是为国为民堪当大用之才。

这些人一旦站在裕王的旗下,那对日后的裕王,可谓有诸多助益。

可裕王指使徐邦宁这么干,嘉靖就真的不知?

不,他不仅知道,而且还表明了态度。

此次兵部传内阁旨意,让朱希忠南下剿倭,便是嘉靖的态度。

“成国公朱希忠,手握后,右两军都督府,总神机营事,掌锦衣卫,若说徐阶乃是朝中文官之首,那这朱都督便是朝中武将之首。”

“陛下派他南下,看似是对南方倭寇横行甚为不满,其实却是在警告裕王殿下,地方官员也是陛下的官员,可不是咱们想要笼络就能笼络的。”

“你既然看得出陛下用意,可有什么打算?”

张居正再度问到。

嘉靖看得出徐邦宁请官浙广福的用意,可他并不打算遂了裕王的心愿。

派朱希忠南下,只是一个警告。

若徐邦宁在广东仍旧为裕王笼络地方官,只怕他这个知州也当不了许久。

可若他在任上毫无作为,那也不行,毕竟潮州乃倭寇聚集之地,历任知州不是与倭寇沆瀣一气,便是受不了这地方的凋敝,逃的逃,死的死,许久未曾有知州上任,也许久未曾有人治理。

徐邦宁上任之后,自当要有些作为才行。

但是他又必须考虑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公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