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明朝小公爷 > 第173章 潮州现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3章 潮州现状(1/2)

目录
好书推荐:

第173章 潮州现状

徐邦宁的问题,刘阿牛没有着急给出答案,而徐邦宁也没有着急一定要知道,因为清扫衙门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徐邦宁此次上任,随身只带了李知白一人,加上刘阿牛,一共就三个人,要想彻底清理知州衙门,显然是不能的。

所以徐邦宁只得转头询问衙门里的衙役都去了哪里。

然后刘阿牛就告诉他,潮州衙门已经很久没有衙役,除了他这个通判,潮州衙门已然没有其他朝廷官员。

好嘛,偌大的潮州一地,居然拢共就两个政府官员。

徐邦宁当时没差点气到吐血,但转念一想这地儿是自己挑的,再哭也得忍着。

原本当初与裕王商议的时候,裕王与张居正一共给出了三个地方让徐邦宁选择。

环境最好的,当然是南直隶庐州知州,靠近南京府,乃是魏国公府势力所覆盖的范围,上任庐州,徐邦宁几乎可以躺着收威望。

次一点的,乃是松江府。

虽然也是沿海州府,时常遭受倭寇袭扰,但背靠苏杭,发展前景巨大,再加上渡过太湖便是南京府,也可谓处于魏国公府的势力范围之内。

可徐邦宁偏偏选了个环境最差,治理难度最大的潮州府。

潮州不但远离南北两京,而且深受倭寇袭扰,防不胜防,纵使戚继光,俞大猷两位将军已经清扫了一边潮州的倭寇,但待他们一走,这些倭寇便立刻犹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偌大的潮州府自此而陷入凋敝。

而今伪倭头领吴平盘踞南澳,作乱与广东诸州,潮州自然也在其中。

徐邦宁来这地方上任,那可谓为自己挑了一根最难啃的骨头。

但地方是他自己挑的,再难啃,那也得往嘴巴里塞不是?

思来想去,徐邦宁最终决定先找地方住一晚,明日再找人打扫衙门。

构建一个知州府完整体制并非易事,其中大小官员的任免他徐邦宁没这个权力,必须得上奏北京,这一来一回,时间就耽误了。

所以他现在只能选自己硬着头皮顶上去。

当夜,刘阿牛将徐邦宁带到了自己府中,一栋不大不小的宅院,一进两出,没什么装饰,显得很是干净。

刘阿牛的妻子前几年死与疾病,留下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叫阿钦,小家伙长得很是水灵,一双大眼睛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号,见得徐邦宁开始还很警惕,不过吃过晚饭之后,基本上也就熟络了起来。

可徐邦宁没想到的是,刘阿牛家的晚饭居然是咸鱼干配野菜汤。

沿海地区特产的咸鱼干实在让徐邦宁难以下咽,但为了与下属打成一片,他也只能忍着吃下去了。

阿钦见徐邦宁吃的艰难,还以为徐邦宁也生病了,于是一个劲儿的问。

徐邦宁无奈之下只得问及刘阿牛,现如今的潮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刘阿牛闻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收拾了桌子,又让阿钦去睡了,而后这才端来热水让徐邦宁洗漱。

就在徐邦宁洗漱时候,刘阿牛这才缓缓道来。

“大人想必也知道,我们这里的百姓基本上都是世代渔民,下海捕鱼经商乃是我们唯一的活路。”

“朝廷海禁之后,百姓们就断了这条活路,只能靠着地里种着的一些稻米过活。”

“但倭寇一来,各家缸里的米糠都被抢了去,大家就只能去挖野菜就咸鱼干。”

“好一点的人家,或许还有其他亲戚救济,送来点粮食。”

“可像我们这些时代居住在这里,每一个亲戚在外省的人家,就只能吃这些了。”

“有时候赶上倭寇横行,戚将军的大军赶不及,我们家里偷偷晒的这点咸鱼干都会被抢走,那时候便只能喝海风了。”

“现在各县百姓都盼着戚将军能尽快将南澳的倭寇赶走,朝廷能解除海禁,不然我们这些渔民怕是撑不了多少年,像潮州这样的地方,只怕都要被废弃了。”

渔民无海可下,无鱼可捕,那不就只剩死路一条?

虽然还能种地,但又有倭寇袭扰,潮州府的百姓可谓置身水火之中,苦不堪言。

现如今还能剩下这么些人,大部分是因为没地方可去,小部分乃是因为年迈,风烛残年的身体也已经逃不了,只有极少数人乃是因为他们离不开这里。

整个潮州的民生基本上处于一种等死的状态。

前些年胡宗宪统领浙广福三地,这种情况虽有改善,但也好不到哪儿去,改稻为桑这种事一经发生,基本上就已经剥夺了百姓生存下去的权力。

而新任的广东承宣布政使万士和虽然一直在致力于聚民抗倭,但效果甚微,再加上他与戚继光本就不和,导致广州的倭寇一直难以根除,而民生渐毁。

“上个月左布政使万大人派何学礼经历前来询问今年赋税一事,下官以知州无人左右推脱,这才好不容易推脱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公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