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6章 广东之水(1/2)
第176章 广东之水
万士和与戚继光不和,在广东乃是人尽皆知的事。
而他们的不和,主要体现在对抗倭之事的理念上。
万士和主张大举进攻倭寇盘踞之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还要对烟岛发起进攻,务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掉倭寇隐患。
可戚继光对此并不赞同,从以往戚继光剿倭的战术战略上就可以发现端倪,戚继光剿倭,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对已经出现的倭寇进行围剿,而对那些没有出现在陆地上的倭寇便选择暂时放弃。
毕竟水战,非戚家军所长。
而他们不和最主要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对烟岛的态度上。
万士和一直主张进攻,而戚继光秉承胡宗宪之前的理念,对烟岛一直抱着招安的态度,并不希望烟岛与明军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对于烟岛的实力,戚继光心里有数,明军若要进攻烟岛,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也清楚。
即便此次成国公朱希忠南下,奉旨剿灭烟岛,在戚继光看来,也不过是走秀而已。
朝廷不会动烟岛这块硬骨头,至少现在不会。
所以万士和与戚继光的不和,基本上属于不可调和,即便俞大猷屡次站在两人中间说话也无济于事。
回到刚才徐邦宁提出的问题,广东承宣布政司只要配合好戚继光剿倭,广东的局面就能彻底有所改观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一点,徐邦宁知道,薛无鄂也知道。
广东的问题不仅仅是倭寇的问题,而是海禁。
只要海禁一日不解,倭寇就永远不灭,这已然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所以万士和那些所谓的为了配合戚继光剿倭而不肯开仓放粮的言论,一听便知道是敷衍之言,一听便知道是故意恶心戚继光所为。
戚继光在广剿倭,若万士和配合不当,便是他这个布政使失职。
所以万士和不会为难戚继光,但他之所以不为难,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等着看戚继光的笑话。
谁都知道只要一日不解除海禁,广东的倭寇就一日不可能被彻底剿灭,戚继光在广剿倭数月,一旦倭寇横行的现状并没有彻底改变,而万士和又一直极力配合戚继光,那他万士和自然有说法了。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里的两个领导意见不合,其中一个故意退让,就是为了看另外一个的笑话。
所以当徐邦宁问出这个问题,薛无鄂当即把锅甩给了朝廷。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万士和只是奉旨办事,至于这事儿能不能办成,那是朝廷的问题,与他广东布政使万士和美关系,与他广东布政司参政薛无鄂更加没关系。
反倒是戚继光,剿倭数月却并未改变广东现状,这难道不够万士和写一本折子的?
徐邦宁明白,万士和就是要将所有的海防粮全部摁住,摆出一副自己坚决支持戚继光的态度,而后再等到戚继光剿倭却屡剿不止之后,然后再上奏朝廷。
这样一来,他万士和屁事没有,所有的锅都扔给了戚继光,岂不快哉?
“万大人果然好算计,不愧为徐大人的门生。”
徐邦宁的话音落下,薛无鄂再度一怔。
“薛参政当真以为下官不知万大人的背后是谁?”
徐邦宁见状只是一笑。
《明史》翻来覆去读了不知道多少遍,徐邦宁对于这个广东布政使万士和,虽然比不上对徐阶熟悉,但也算得上知道一二。
万士和,嘉靖二十年辛丑科二甲进士。
同其他进士如出一辙,万士和中了进士之后,也曾到翰林院“进修”。
而也就是那时候,万士和拜入徐阶门下。
后来万士和进礼部,时任礼部侍郎的徐阶对其照顾有加,力荐其任礼部主事,后又改南京兵部,迁江西佥事,贵州提学副使等职。
而后来万士和忤逆张居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张居正也是徐阶的门生,可是张居正却与高拱将徐阶赶出了内阁,所以为此万士和被隆庆启用后便屡屡与张居正不和。
万士和是个绝对的徐阶派,这一点还体现在他在广东抗倭一事上。
其实真正想将烟岛灭掉的不是朱希忠,而是徐阶。
当年定海关一战,真正内幕只有徐阶,朱希忠和烟岛几人知晓。
朱希忠着急灭烟岛,可以说是因为一旦内幕被揭开,他这成国公的爵位只怕不保。
那徐阶呢?
朱希忠尚且如此,徐阶又会如何?
要知道,当年定海关一战乃是由他亲手“筹办”,一旦真相被揭开,他徐阶顶着一个内阁首辅的名头便能安然度之?
朱希忠好歹也是皇室中人,他徐阶一个外臣,凭什么能安然度之?
所以真正要灭烟岛的,不是朱希忠,而是徐阶。
万士和岂能不知自己老师心中所想?
于是在他上任广东布政使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公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