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2章 再谈建文后人(1/2)
第272章 再谈建文后人
站在高拱的角度上来看,他之所以同意徐邦宁对烟岛招安的条件,其实也正是因为裕王府的关系。
若他为了嘉靖的利益,他大可不必同意这些条件,转而向烟岛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
可他没有。
他选择的乃是一个既不用自己承担责任(条件都是徐邦宁提出的),但又能满足裕王府的方案。
如此一来,即便嘉靖对此不满,那也只会去找徐邦宁的麻烦,跟他可是一点关系也无。
顺带着,他还进一步拉近了自己与裕王府的关系,从而成为了今日年宴之上裕王府的座上宾。
裕王的一句话,让高拱甚为“诚惶诚恐”,闻声急忙拜谢。
一旁的张居正见状却是笑而不语,只看着徐邦宁。
“都坐吧。”
“还有一会儿才开席,咱们也正好聊会儿。”
裕王抬手,三人按官职大小依次坐下,徐邦宁只是个翰林院修撰,那自然是坐在最末端,前面是张居正,最前面则是高拱。
“年前陛下将调查建文后人之事交与了本王,本王细察了半月也并未发现任何线索。”
“徐大人,此事你怎么看?”
关于建文后人之事,知情者只有徐邦宁一人,裕王当然只得问他。
而一旁的高拱,张居正闻声,皆是一怔。
“建文后人?有他们的消息?”
两人很是惊诧的看着徐邦宁。
于是,徐邦宁再度将那日说与嘉靖听的话重新说了一遍,而后略有所思的看向裕王。
“殿下当真要查?”
徐邦宁双眉微皱,好似疑惑。
“难不成不查?”
裕王见状,当即也是一愣,他有点不明白徐邦宁这话的意思。
这时,高拱与张居正先后出声了。
“殿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可当真。”
“建文后人销声匿迹近百年,早就被世人所遗忘。”
“若经此一查,当真查出些什么,到时候如何收场?他们身份尊贵,杀不得骂不得,更不能圈禁监视,可若当真让他们散落在人间,只怕陛下也不甚放心。”
“所以此事啊,殿下就只当是过眼云烟,走走过场即可。”
高拱在此事上的态度与想法与徐邦宁极为贴切,建文后人事关重大,查不到还好,当真查到了,那可真是烫手山芋,捧不得,吃不得,还要好生伺候,出现任何一点问题,那都是皇室的颜面尽失。
“是啊殿下,陛下将此事交给您,想必也是抱着试探的态度。”
“若殿下当真查出来了,不但殿下难堪,陛下也势必难堪,到时候谁都不好下场,可不是什么好事。”
张居正也看得通透,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嘉靖的一个手段。
建文后人关系到皇室血脉的正统问题,嘉靖将此事交给裕王,不外乎就是想看看裕王如何处理此事,从而确定裕王就这个问题与自己心中所想是不是一样。
毕竟这是永乐一脉守护了百年的秘密,上下皇帝必须做到一致。
若裕王当真将建文后人找出来了,到时候嘉靖势必让他自己处理,那可就当真给裕王出了个千载难题。
“这般说来,此事还当真不能当真?”
裕王皱眉,脸上尽是为难之色。
查察建文后人乃是皇室一直以来背负的重任,若就此放弃已经到手的线索,那对列代皇帝岂非不敬?岂非不遵祖宗之法?
“殿下,此事并非您想的那般。”
“下官与高大人,张大人的想法一致,这件事与其有结果,还不如没结果,这样一来,大家都省心。”
“而且自永乐帝开始,这件事就一直没听过,可您听说哪个皇帝在位时当真查到过关于此事的线索?其实不止您这么做,列代先帝其实都是这么干的。”
永乐后人唯一一直流传下来的共通点,也就是这一点,在对待建文后人这个问题上始终保持了一致。
永乐谋朝篡位是否属实,史书里不会记载,历史向来都是成功者书写的。
可史书里不记载,并不代表天下人心里不会自己去思考。
靖难之役已然过去百年,这段历史,建文后人早就被世人所遗忘。
若此时旧事重提,将当年之事重新翻将出来赤裸裸的摆在世人眼前,世人会如何去想?
所以自永乐皇帝始,看上去大明诸位皇帝始终在寻找建文后人,但实际上那也只是“遵守祖宗遗训”,走走过场罢了。
谁愿意挖个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出来引起满世风雨?这不是吃饱了撑着了才干的事儿么?
再说,建文旧臣散布天下,不知所踪者甚多,一旦旧事重提,天知道这些旧臣后人会不会再度冒出来效忠?这对在位皇帝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听得徐邦宁所言,裕王这才缓缓点头。
“然此事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公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