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81章 冒死上谏(1/2)
第281章 冒死上谏
嘉靖对此,其实也有预料。
他只是没想到徐邦宁入翰林院第一天就会来,时间上与他所想有些出入。
所以当他得知徐邦宁此番前来的用意之际,神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你觉得朕该不该帮你?”
徐邦宁日后会遇到什么事,那是后话。
徐邦宁未曾作答,却也是一种答案。
而身为皇帝的嘉靖,自然不能处处只为徐邦宁着想,徐邦宁遇到的种种事都要他来解决,那他这个皇帝,岂不是也太闲了?
“老实说,臣也不知道陛下该不该帮助臣。”
“但站在臣的角度上来看这件事,陛下若不出面,此事恐不会善了。”
“陛下当知道臣的脾性,若当真给再翰林院惹出什么麻烦,到时候仍需陛下来收场。”
“也就是说,陛下无论早晚都要出面,臣自然是想着陛下能尽早出面解决此事为好。”
威胁。
赤裸裸的威胁。
大明王朝内,胆敢威胁皇帝的,独徐邦宁这一份儿。
他越是说的云淡风轻,这种威胁的意味便越是深长,以至于到最后,嘉靖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风雨欲来。
但徐邦宁所言,似乎也是实话。
想他一个新科状元,殿试之上丝毫不给内阁首辅面子,将徐阶直接气得吐血,不是没有原因的。
嘉靖为此才将徐邦宁调入翰林院,算是给了徐阶一个台阶下,给他一个挽尊的机会。
然而徐邦宁也不是省油的灯啊,陆渡桐不让徐邦宁进翰林院,就算徐邦宁厚着脸皮挤进去了,日后肯定也少不了诸多麻烦。
以徐邦宁锱铢必较的性格,这还不得给陆渡桐把棺材板儿都掀翻了?
到时候仍需要嘉靖出面。
所谓有因必有果,既是嘉靖开的这个头,那这尾自然也由他来收。
徐邦宁此一番话虽是“威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也是事实。
于此,嘉靖心中既是恼怒,但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辞来反驳,只得脸色铁青的看着徐邦宁,双眼之中尽是怒火。
“臣失言,还请陛下恕罪。”
徐邦宁当然也知道,不能逼得太紧,所以急忙跪罪。
“徐邦宁,你以为朕调你入了翰林院,你便当真可以无法无天了?”
“朕既可以调你入翰林院,自然也可以将你流放苦寒之所!”
自嘉靖掌权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被如此威胁。
所谓皇权,便是主宰世间万物。
可当他的皇权被如此威胁之际,那种来自心底的恼羞成怒可谓显而易见,根本无法抑制,一时间冷面寒声,端的骇人。
“陛下受命于天,乃是天子是也。”
“臣乃陛下之臣,陛下要如何罚臣,臣都领罪。”
“然臣还是希望陛下能设身处地的为臣想一想,若是陛下站在臣的位置上,遇到这种事,陛下又会如何?刚才臣不过是就事论事的阐述了一番当下的境况以及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陛下便已然动怒至此,那若是陆渡桐将陛下堵在这丹殿之外,不让陛下进来呢?陛下又会如何?”
“臣口出狂言以下犯上的确有罪,然则臣调翰林院乃陛下圣旨,陆渡桐抗旨不遵,他又有罪否?还是说,而今的大明朝廷只看资历不看功绩?他陆渡桐在翰林院恩养多年,著书立说,起草诏书,那是他的本分,可于国于民,利弊何现也?”
徐邦宁也就把话完全说开了。
今日之事,只是他徐邦宁受了点委屈的事儿吗?
显然不是。
今日之事所暴露出来的不是翰林院的清闲,而是大明王朝的吏治已然崩坏到了无以往复的地步。
区区一个翰林院大学士,正五品文官而已,便牵连如此权谋之中,那大明王朝数以万计的朝廷命官们,他们的裙带关系又得有多严重?
而且这翰林院大学士,在翰林院的所作所为,究竟为国为民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大明王朝的命官们,又是如何为国为民的在为官的?
徐邦宁前来诉苦不是重点,重点是翰林院尚且如此,其他握有实权的朝廷机构又将如何?
此一点,不是徐邦宁夸大其词,也并非徐邦宁借机挑事,而是实实在在拜在眼前的危重之事,非立决不可也。
嘉靖生性聪明,如何不知道徐邦宁所言之意?
闻声,他怒极反笑的看了看徐邦宁。
“原来你今日是来教朕如何当皇帝来了。”
“好啊徐邦宁,你是觉得朕老眼昏花,外强中干,不配当这个皇帝了?那要不朕禅位于裕王?让裕王来当这个皇帝?他肯定听你的。”
嘉靖说话,一向如此。
神色不加掩饰的讽刺,言语冷漠且充满了戏剧性,像是一出精心编排的剧目,拉开帷幕之后便顺理成章的上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公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