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两百四十二章 新币激起千重浪(2/2)
古老的棉花。
貌似纤维较短、产量很低,张涯对此不算很清楚。但‘高昌人’都能织成棉布,尝试制作出棉被、棉衣,技术难度应该不算高。
反正是遇到了如此行脚商,他就有枣没枣打两杆。
总不能‘坐、等、靠、要’。
售卖塬地出产的琐事,都交给刘小乙署理,陆续所得的钱财,亦让其交割给宁州府,以来填补购买马匹的欠账。
当初和范仲淹说好的,由宁州府代收这些。张涯可不愿意,将沉重的铜钱运来运去的,太耽误事儿了。
翌日。
返程之时,张涯猛然想到,有个事儿还需找包拯问清楚。
皇帝赵祯、大宋中枢的相公们,许给他的五百石‘高奴洧水’,这都一年时间了,他连一罐也没见到。
然而,张涯碰个‘软钉子’,包拯已离开了府衙。
得到了《新币条陈》,又和张涯秉烛夜谈,包拯心中震惊、激动莫名,第二天略加休息,就启程前往庆州。
见到范仲淹,略加客套后。
“阳凌张远之,绝世奇才矣。”
不吝夸奖着张涯,包拯‘扔出’簿册,“范相公!此乃新币之法……吾宋三冗之忧,辽费之困苦,皆可迎刃而解。”
“甚?远之又弄出了什么?且让老夫观瞧。”范仲淹瞬间瞪大眼睛,迅疾接过张涯撰写的簿册。
搞‘庆历新政’的人物,就不是故步自封之人。
范仲淹心中充满着理想主义。他看完这些条陈,又听了包拯的补充,脸上全是激动之色,兴奋地踱步不停。
“大善!柱国之策、柱国之策!远之大才!”
稍是平静些,范仲淹喜不自禁,“六百里加急报送京师,不成、不成!我们需商榷一番,问询韩稚圭、庞醇之……”
韩稚圭乃是韩琦,庞醇之就是庞籍。
接到范仲淹六百里加急,韩琦以为是求援信件,禁不住揉起额头。
然而展信观瞧片刻。
嚯的一声,他急速站起来。
不想错过《宋朝玩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