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两百四十六章 馒头油条赚大钱(2/2)
好书推荐:
领命。不过,这些工程所需的建设经费,张涯要亲自领衔筹集。
阳凌苑中的千两白银,需要继续充当保障金。
提前营造的两块水田,面积一百四十华亩,其中的沟渠要砖混化,虽说使用寿命长、清理淤积方便,但所需费用不菲。
水田北侧,还要建造阶梯式行洪道,要采用石砌护坡结构,以来承接出坝之洪水,以及将来下游农田的灌溉用水。
行洪道护坡,要高出水田,方便自流灌溉;在原有淤地坝上,需要重新开口,建造混凝土闸门、跌水……
张涯粗略估算一下,包括各种附属设施,大致需要一千八百贯。
当然了,也有省钱的做法。
灌溉沟渠就是土垄沟,大不了每年修一次;行洪道也是条土沟,若是汛期被冲毁,秋后可及时修补。
至于跌水、闸门,用砖石垒砌也成。
不过,省钱不省工、更不省力。张涯既然亲自下场,就和塬地农田一样,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作。
结果也是高回报率,两年就能收回投资。除了产量较高、价格甚高的稻米,稻田养鱼也是不小的进项。
后宅厨房。
厨娘马冬梅、于明兰,以及祝丽莎、卢雪静均在。张涯跨步走进来,看看油锅旁的面食,嘴角挑起笑意。
“嗯!味道还不错。”
拿起一根‘油条’,张涯尝了尝问道,“馒头、包子,和这种油条的制作流程,你们大致都搞定了吧?”
传统油条用明矾发泡,含有较多的铝,容易得老年痴呆。何况,这组合的配方、制作方法,张涯一点也不熟悉,
制作‘赝品’发面油条,更利于碱面的扩散。
以宁州‘奇异阁’为平台,配上馒头、包子,这三驾马车同时出击,就能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让碱面在宁州家喻户晓。
张涯便能清空库存,回拢到数千贯资金。
不想错过《宋朝玩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