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034章税制改革下(3/3)
好书推荐:
起来都不方便。
隋代陆法言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汉字韵读规范的书,叫做《切韵》。因为考试只考押韵,读古人的诗文也只是注意押韵现象,所以在读书人那里,不那么重视声母。声母的研究起于唐代和尚读经,他们是天才的翻译家,要把大量的梵文(古印度语)佛经翻译为汉语,就认真的逐字审察、分析音节,“悟”出了汉语原来有三十个声母,后来又增加六个。
汉语拼音起源于明朝末年的西方传教士,他们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到了民国的时候,因为中国落后挨打,很多的知识分子对于传统文化失去信心,全盘否认,有人建议取消汉字,而用拉丁字母拼读,很容易学习。
35年12月,蔡元培、柳亚子、鲁迅、郭沫若、茅盾等688人联名提出《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称:“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我们必须教育民众,组织起来解决困难……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这种新文字,现在已经出现了。”
当时的知识精英层都对于中国的现状非常不满,都想快速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都想尽快发展科学技术,于是这个看似荒谬的建议在当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一时间汉字岌岌可危,好像不用拉丁文取代汉字,中华复兴就是一句空话。
不想错过《初唐闲公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