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12章茶茶艺(2/3)
贤,怎么让别人冲在前面?刘旭现在发配到河套平原,正在那里灰头土脸挖渠呢!”薛仁贵蔑视道,“不过你那个形意门怎么回事?好像有点门道,可以借力打力?”
“嘿,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什么都瞒不过你。”
“那是真有功夫了?我这12亲卫都拜你为师,跟你那帮小子一样,你看如何?”
“没问题,你怎么不想学?”
“拜你为师?拉倒吧。”
“不拜我为师也行,我来个替师收徒,你算我师弟,怎么样?”
“这个倒是可以考虑,只是那个程知节怎么回事?他真是你师叔?”
“别理那个老杀才!”
“这样吧,3月3上巳节,城里的小娘子都会出去会情郎,你那帮小子在这里坐不住,干脆放假一天,让他们都定下一门亲事,这里我带着亲卫守住就是了,反正他们都是有老婆孩子的人。”
“那敢情好,我替他们谢谢你,家里就拜托你了。”
唐志把事情安排妥当,离开军营朝家里走去。现在想起来这个形意门对于自己的帮助不小,那帮纨绔子弟被自己网罗了不说,现在薛仁贵这帮人也进了这个套。有了这么一下,御林军的磨合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也许薛仁贵也是看到这点,所以提出这个要求,他自己也成为那帮武勋子弟的师叔。当然,这也是形意门内家拳的魅力。唐志想要不要搞一个武穆王庙,像后世的关帝庙一样把岳飞供奉起来。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关公身死之后,精神不死,依旧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和百姓的敬仰,被后世奉为“仁义礼智信”的化身,逐步走上神坛,成为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并尊的唯一之人。,后来关公成了武财神,这就不知道为什么。
过了不久,上巳节到来。“三月三,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三月三是大唐的情人节,以往一般都是在曲江池游玩,今年李治不知道发了哪门子疯,竟然改在渭河边,而且头一天提前下班,好让大臣们早点准备。今年朝廷格外开恩,允许商人参与,这可是不得了的恩典,众商人一面高呼万岁,一面在官员的安排下在指定地方搭建帷帐,很多富家翁也准备到河边占一块地,和圣人一起同乐,这是了不起的荣耀。
唐志倒不需要找情人,他准备作一件非常扫兴的工作——推销茶叶,为此唐志专门把紫砂茶具搞出来了。清明茶正是在这个时候上市,而且他卖的还是炒茶,移风易俗可不容易,最快打开销路的办法就是皇室领头,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皇上和大臣对这个茶叶的新式喝法感兴趣,相信不久就会风靡全国的。
唐代陆羽的《茶经》现在还没有出来,他曾经周游各地,推广茶艺,影响所及,茶事大盛。唐朝以前,茶的用途多在药用,仅少数地区以茶做饮料。自陆羽后茶才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饮料,茶盛于唐,饮茶之风普及于大江南北,饮茶品茗遂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唐志为了推广茶道,已经把《茶经》翻印出来,为此他还专门训练文工团的那些小丫头茶艺表演。唐志是个粗人,对于这方面不太懂,但是慧君知道啊,她以前读书的时候勤工俭学,到茶馆店学习过茶艺,做过服务员,所以她成为培训教师。
这次唐志把炒茶搞出来了,慧君比谁都兴奋。古装电视剧中常常有茶艺比赛,一个仕女,一身白衣,长发披肩,头发上束了条金带,白雪一映,更是灿然生辉,沏茶的每一个步骤都极为讲究,先是备杯,随后备水、温壶、备茶、识茶、赏茶、温蛊、置茶、闻香、冲茶、烫杯、倒茶、分茶。每一个动作,都行云流水,如画中仙子一般,哪个女子能抵挡这个诱惑?
首先得到培训的是昭武四女和兴业女子学校的这些同学,接着是文工团的小丫头。为了在3月3出个大风头,唐志找到宫中的曹力士,让文工团的丫头给宫女培训茶艺,他还非常体贴地暗地里送了一首诗给李治,准备让他在三月三露一手: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待到春风三月三,石炉敲火试新茶。
当然,除了紫砂壶,唐志还烧制了一些茶叶罐,茶叶罐上除了画几个枝条茶叶,还题了一首诗: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
当下得真趣,禅茶一味香。
茶道其实始源于庙里的僧人,叫禅茶,陆羽就是僧人。一般而言,如果在茶里添加其他东西,茶水就失了真味;如果以温水来沏茶,茶叶只是僵硬地浮在水上,闻不到它散逸的清香。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在一次又一次的冲沏下,茶叶不停翻滚沉浮,不断舒展,终于如云霞般绽放,溢出那或如春雨般清润,或如夏日般的奔放,或如秋风般醇厚,或如冬雪般沁人的阵阵幽香。四时之茶韵,永远令人回味无穷,这才是茶道的魅力所在。
唐志自己还有一大摊子事,本来不想参加三月三上巳节,不过康有义包了潇湘馆的一艘花船,邀请他去,他不得不去。
潇湘馆的花船还是唐志出的主意,顾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初唐闲公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