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4章 五德终始(2/3)
徐福也不看邹衍,直盯着赵胜:“城中的百姓也好,城外的百姓也罢,都是仰仗赵王的威德,在这邯郸城中求得安身而已。赵国存,则百姓存,百姓亡,则赵国亡。若是城外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安身,岂不教城中的百姓心寒,岂不有损赵王爱惜百姓的声名。待秦军有朝一日围城之时,又怎能教百姓们与赵
王生死相依、休戚与共?当此危难之时,拒百姓于城外,惹得天怒人怨,岂不是亲者痛而仇者快,自断手臂乎?”
“言之有理!”陈政击案而起,走到赵丹近前:“当此赵国千万百姓生死攸关之时,正当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岂有自断手臂之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赵国国运兴衰全在秦赵此番邯郸之战。若是伤了百姓的心,同心同德岂不成了离心离德。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还望大王和平原君…”
“啪”的一声,赵丹伸手在桌案上用力一拍,起身向乐乘命令道:“乐将军,传令下去,邯郸城四门大开,任何人不得阻止百姓进城,否则本王严惩不贷!还有,对进城的百姓要善加安抚,哪个敢欺辱百姓,本王第一个不答应!”
赵丹说完,眼角偷偷扫视着邹衍的反应,却见那位邹子先生只是手捻胡须、含笑不语。
乐乘起身看着赵丹欲言又止,随即与赵胜的眼神相互间闪动了几下。赵胜向乐乘微微点了点头,乐乘这才领命而去。
喝完这一樽,又喝了三樽。
赵丹起身来到邹衍座位前,躬身施礼道:“本王久仰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惊若天人。如今秦国大军不日将至,邯郸城危在旦夕,赵国历代先王创下的基业,怎能毁在本王手中。万望先生不吝指教!”
“呵呵!”邹衍起身还礼道:“大王何谈指教二字。邹衍只是一介老朽之躯,岂敢在大王和诸位面前高谈阔论。不过,方才吕老弟所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确是至理名言。今日大王能够从善如流、爱民如子,纵然秦国虎狼之师兵临城下,又有何惧哉?!”
赵丹仍不甘心:“久闻先生乃当世之阴阳大家,赵国国运兴衰,还望先生指点迷津。”
“哈哈哈哈!”邹衍踱着步子,走到客厅门口处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外面的天空:“所谓天道无常。我等寻常之人,又岂能知晓其中奥妙。不外乎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廉颇腾身而起,一脸不悦道:“先生好生无趣!何曾见我家大王…,哦不对,我家大王向来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先生就别绕来绕去的卖关子了。秦赵此战究竟谁胜谁败,先生不妨直言相告,我等也好筹划应对之策。”
“这有何难?!”徐福突然冒出一句。
坐在徐福对面的李牧急忙眨眨眼睛,然而却被徐福完全忽略。
徐福侃侃而谈道:“国运兴亡,五德终始也。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而代火者必将水,数备将徙于土,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居庙堂之上者若能尊道守德、爱惜百姓,则国运昌盛,天下莫之与敌也
;若奢靡滋生,谄媚逢迎之人大行其道,崇利失德之人趋之若鹜,冠冕堂皇之人弹冠相庆,人人皆口口声声黎民百姓,实则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则病入肌理、无药可医,颓势不可逆转也。”
赵丹用惊奇的眼神看着徐福:“五德终始?”
徐福笑道:“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如是而已。”
赵丹和赵胜都听得云里雾里,面面相觑。
廉颇不以为然道:“方才所说,与我赵国有何关联?”
赵胜一拍手掌,兴奋道:“哈哈!就是说,天下发大水之时,便是灭周…”刚说到这里,赵胜突然用手捂住嘴,紧张地憋红了脸。
陈政一笑:“平原君怎么不说了?你的意思不就是天下发大水之时,赵国便可趁机灭掉周边的几个国家嘛!这有什么难为情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强了就要欺负别人、吞并别人,弱了就活该被人欺负、被人吞并。不是吗?”
赵胜感激的眼神望着陈政:“对对对!吕老弟说得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邹衍呵呵一笑:“吕老弟对五德终始有何见解乎?”
陈政看着在场众人凝视的目光,走到客厅中间面向邹衍,躬身施礼道:“在下才疏学浅,权当抛砖引玉,还望先生多多指教。”接着,陈政转身看向赵丹和赵胜:“老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赵王和平原君可知其意否?”
“……”
“世间的善人可以教导不善之人,那些不善之人的一言一行,亦可作为善人的借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战国之吕不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