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五十九 天外来客与当世之人互抛肺腑(2/2)
事务。
新入会的除了大批拖家带口的贫苦农家子弟和失业的矿工手工业者,还有不少“文化人”。如秀才卢贤拔,儒生曾钊扬,私塾先生曾水源等。
一涌而至的数千人庞大队伍,韦家的几十间房屋自然是盛不下,就在村中的空地上搭盖了草棚茅屋来住,称之为大馆。
馆中的人多是身无余财,聚集到此,除了做些农活,就是听洪秀全等讲道,并无半分收入。不出两个月,这数千张口就把会中四处募来的银钱粮米吃了个见底。
洪秀全等人开源无措,只能节流,把馆中的伙食质量一降再降。不少原本抱着来过“堂”生活的教徒开始思想动摇,乘夜卷钱携物私逃的人不可计数。因而就有了这年的九月中旬,萧朝贵首次代“兄”传言,重责教会私逃者的事件。
那日,赵杉因胃痛发作,卧床不起,并未亲见事情经过。只是事后从黄雨娇口中听闻,“兄”是怎样的疾言厉色,教众们是如何的唯唯而从。
在此之后,洪秀全等据此制定了约束教众的十条严苛戒律,称为十条(崇拜皇上帝,不拜邪神,不妄题皇上帝之名,七日礼拜颂赞皇上帝恩德,孝顺父母,不杀人害人,不奸邪淫乱,不偷窃劫抢,不讲谎话,不起贪心)。
有了明确的纪律约束,拜上帝会由原本较为松散的群众性组织,逐渐转变为军事化管理的政治团体。
自此之后,凡是在人心不齐或是大敌当前教会前途命运堪忧时,“父”“兄”便会如及时雨一般“下界临凡”,直接发号传令,化解危机安稳大局以及做精神动员。
那代“父”“兄”传言的杨秀清、萧朝贵二饶政治地位因而得到了火速提升。为教会壮大提供物质保障的韦昌辉、赞助资财的石达开,也逐步在会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太平国日后的权力分配就此渐具雏形。
这种雏形的显现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赵杉的命运。而时间依旧照着它固有的速度一点点向前推进,由夏入秋,由秋入冬。
电脑访问:www.xinwanben.org
不想错过《魂坠太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